(Day3)
今天是第二期晨读的Day3,共读书目为《少有人走的路》,今天依然把节奏放缓,请阅读第一部分「自律」的“迎接挑战”和“隐瞒真相”两个章节,继续讲自律的第三个原则:忠于事实。
阅读过程中,请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拥有异于其他动物的反省能力。
但是很遗憾,反省内心世界是痛苦的,要比仅仅观察这个世界,不做出改变要痛苦的多,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逃避痛苦,也就是逃避反省。
而事实上,自我反省带来的快乐和自我超越,远远大于不做改变之后将会产生的痛苦。
就像之前书里写的,你不解决问题,就会成为问题。
第一题,请思考一下,近期或者长期以来,在你心中始终处于逃避状态的一件事,可大可小,然后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自己不愿意去反思或者推进这一件事?
大概就是减肥健身吧,我的体型应该算是中等偏胖,因为骨架小,所以没有那么明显。虽然从108开始我就一直把健身运动这件事情作为我的目标之一,但是内心实际上一直没有把他放在很高的优先级上。为什么不愿意去推进这件事情、反而一直有点逃避呢?其实我本身应该是非常有意愿去解决的,胖起来照相也不好看呀。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采取更高的行动呢,为什么仅仅是一个身体上的懒惰,就能让我懈怠呢?现在确定了“懒”是我一个推脱的借口,但是并不知道我隐藏在这个借口下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感觉也可能跟我性格底子下的自卑or自傲是有关系的,但是具体什么观点我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想清楚。
2、
自律第三个原则:忠于事实。
除了自我反省之外,还需要对外界保持极度开放,敢于接受别人的挑战,敢于把自己的人生地图交给别人进行judge。
被diss一定是不开心的,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diss这个动作,别人diss我,是不是我真的错了?有没有改进措施?有没有优化手段?
而不是气急败坏地反diss,因为这毫无意义。
如果审视之后,你觉得diss得多,那么就改正,于是成长实现;
如果发现他diss的没有道理,那么就继续,不用过分被情绪干扰,你的自我掌控能力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长同样实现。
所以,收到diss,别着急,无论怎么样,她都是一件好事,既然是好事,那么就按照我们说的接受diss,并自我审视一番,然后实现成长。
第二道题:
请回想一次被diss的经历,并且记录下你当时的反应或者思考过程,你被激怒了吗?或者你进行了修正,完美地解决了?
请按照「忠于事实」的原则,记录这次经历,这本身,也是在客观地剖析自己。
我们这个月新增了一个科目、有一笔业务,但是这笔业务目前系统上有点bug导致收益有多算。我们本不想和总行提,但发现因为是新增科目,总行整个科目的收益都没记进去,更别说多记少记的问题了。我今天就和总行说了。主管知道后就语气有点冲的说“和总行说什么说,傻不傻呀。就说有这个科目,不要说我们有这个业务,要不然那个多算的不是一看就会被发现了”。我内心OS“你当总行傻嘛,如果自己没业务怎么会去管到这个科目有没有计入,那样不是没影响嘛”。当下心情也很差只不过考虑到一出口就要吵架于是就没说了。一口气憋胸中。后来冷静一想,倒是可以以后每次有新增科目了都同步提醒总行一下。特别是这次,这个新增科目是由于我们分行要做这笔新业务而特意去新增的,因此科目一下来就可以去提醒总行了。而不是等到后面再看。
3、
在『隐瞒真相』那一节中,大家一定会有困惑:
我不想说谎,但是不说谎的话,可能会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那么我该怎么办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善意的谎言,是否和「忠于事实」相违背?
书的这部分,讲的很好。
建议,认真阅读并摘录其中提到的7个原则,摘录完之后,请再次认真阅读,确保这些内容,在过脑子(思考真的极其重要,看过之后不反思基本是白看了)
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
其次,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
第三,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
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这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只有以真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
第六,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
第七,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4、今日金句:
请摘抄书中你认为最打动自己的金句。
父母的白色谎言不是对孩子的保护,而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让他们无法了解到有关金钱、疾病、毒品、性、婚姻、父母、祖父母及其他方面的真实情形。孩子接触的不是诚实的“角色榜样”,而是掩饰、隐瞒和怯懦。父母以上述方式保护孩子,或许出自对孩子的爱,但方式本身完全是错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