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期学习一本语文书,感觉这本书很厚,因为学生需要理解、掌握的东西太多了 :要求会背的课文要背会,其它的课文要熟读;练习里的四字成语、古诗、谚语知道意思能做到会背会默;学习写七篇作文;每一篇课文的道理要知道等等会有很多的内容。
如果老师不能合理的安排这些,就会很迷茫,会被牵着鼻子走,一学期下来不知道重点在哪,还云里雾里的。在看管建刚老师的一本书《一线表扬学》时,发现了管老师的一个方法,特别好用。在书的17页,小标题是“跑在作业的前面,”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我就用了这个方法。
新学期,一次我在看备课的时候,发现书没标自然段,不方便我预习新课,所以我就一次性的把本册书的25课全部标完。等到我在上课的时候,我又看到几个同学竟然也没标自然段,所以在那节课快下课的时候我要求全班同学把25课都标上自然段,话还没说完,有些孩子已经开始做这项任务了,没用10分钟好多同学都标好了。
看到他们的速度如此快,我又灵机一动,让孩子们圈课文中画的词,圈好的同学在纸上签字。一下午的时间好多孩子完成了,他们利用课间和中午的时间。接着我想那再把每篇课文的分段和段落大意完成,就这样班长周瑜璐同学第一个把这一项任务完成,我和同学们给她计算了一下时间,周二说的,周三就完成了,效率非常的高。
其实,在我给他们布置这些任务时,他们要做的就是预习,自己看着课课通把重要的知识点写在书上,当学到这一课时,孩子们又复习了一遍。当有一些孩子完成或正在做的时候,就会带动其他同学,给班级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现在好多孩子空余时间会提前把古诗的意思写在书上,七个单元的四字成语写在书上、有的同学还完成了课后的题目。我发现有一部分孩子还走在了老师的前面,因为我还没说的作业、练习呀他们也已开始写。我想这些孩子非常的棒,他们走在了课本的前面,走在了一些同学的前面,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和人生中,必将会与众不同。
看着孩子们把一本崭新的书读薄了,由衷的替他们高兴,我告诉他们,古人有一句话说“把书读薄”,我们班好多孩子现在已经做到了,所谓的把书读薄,就是理解并掌握了书中的内容,并把他们化为己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