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累数量

作者: 芮宁_2019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22:25 被阅读0次

一天真的能阅读一本书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快节奏的驱赶下流行起一种一天可看一本书的趋势。做为一个阅读爱好者,最起码在现在的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时间上不允许。在上班状态下,一天可用于阅读的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按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来的单身人士举例,如下图:

时间节点举例

从8:00~12:00,14:00~18:00为上班时间,中间的12:00~14:00为休息时间,剩余的可利用时间为早上5点到8点以及下午6点至晚上零点,总共为9小时(包含洗漱2次,吃饭2次,)用到最短的3小时,仅剩6个小时。6个小时,匆匆地读完一本书,实属仓促,且是在非常专注的状态下进行,这期间还不包括有的人会有其他学习运动计划等时间。若按休息日时间预估,这最长时间为12小时使用率,但试问有哪个人能坐满12小时期间的专注且不被外部信息所打扰,又如何能阅读完呢?

综上所述,一天读完,不现实。

其次,阅读的质量。一本书涵盖了作者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精力,他所要表达的意义并非文字所呈现的赤裸。一天阅读完并不能深刻体会一本书的意义,那有的人说那小说没什么可琢磨的,或者什么风景、旅游等类似的书籍含义并没有那么多,干嘛把事情说得如此严重;其实不然,你想你好不容易找到一本书,或者你就是随手找了一本,但你消磨的是不是时间?看都看了,何不让它变得更有意义?你的价值不也是在知识的储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吗!

再次肯定,不现实。

最后,阅读的收获。现在很多喜欢做思维导图或分解一本书的,你说一天把一本书读完了,你能把握书的精髓吗?可能有的人真的是一目十行,可能半天就能读完一本书;但那毕竟是少数,这世上绝大多数人群还都是如我一般的普通人。读一本书,不仅需要的是时间,还有专注,更有体会,甚至看进去了会有“不知春去几多时”的感觉,也不知道时间的流逝了。

还是不现实。

3月份给自己又列了一份书单,没敢多写,暂时先订了5本,并且要求自己写读书笔记。今天开始的是卡耐基《演讲的艺术》,全书近300页,截止下午4点钟阅读了70页(今天休息日);内容深度大,表面看类似鸡汤,三天就可以结束本书,但需要很长时间消化内容且重点强化实践。所以,朋友们!保守阅读一本书最少也得三天,这里还不包括名著古籍需要更多精力的。

阅读一本书,我们积攒的不是数量,而是阅读后给我们人生的解答、见识、阅历、价值、涵养……

善学者年龄越大,智慧日益丰富;            无知者活得越久,愚蠢与日俱增。

相关文章

  • 读书不是累数量

    一天真的能阅读一本书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快节奏的驱赶下流行起一种一天可看一本书的趋势。做为一个阅读爱好者,最...

  • 读书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

    最近在读日本作家丹羽宇一郎的《非读不可》,书中有个观点挺有意思,那就是一年读上百本书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到底是什么...

  • 2018-11-12

    读书的数量并不是衡量的标准,更要看“读书的质量”。 甚至说,由于人们过于追求数量,反而忽视了质量。 本文以《NLP...

  • 2022年总结及2023年计划

    全年读书352本,创了自己的一个读书数量的记录。不过我现在的体会是读书的数量对于我不是太重要了。我应该把精力放到读...

  • 浅谈如何正确读书

    “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赵周,2012年首版。读完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读书不是傻读书,也不是用数量来衡量读书...

  • 这样读书就够了

    烨子的用书笔记——《这样读书就够了》 1、读书不是为了累积数量,践行才是关键 2、读书只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书负...

  • 读书拼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关于读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说不出来到底读了什么?看了很多书,发现和以前没啥变化? 其...

  • 不会读书,怎么成CEO?

    读书,并不是一定要追求数量,但在一开始的阶段,用一定的数量做基础,而且有助于有明显的效果。 真正的读书,一定不是死...

  • 从你要学到我要学

    从小到大读书就不是一件自愿的事情,就像那一首歌唱到的,“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读书不仅仅辛苦和累,而且还...

  • 0322 晨读感悟随笔

    001 数量和质量 : 不积硅步 无以致千里,只有累积了足够多的正确的数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好质量的文章无一不是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不是累数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mr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