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下屿丨大雪天的古人,都在做什么呢?

上下屿丨大雪天的古人,都在做什么呢?

作者: 天空的风1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6:40 被阅读0次

大雪天的古人,都做些什么呢?

近期全国普降大雪,连南边的广东都没有错过这场白色浪潮。

各地群众也开始了自己的赏雪活动。

断桥残雪的美景让游客挤爆了西湖,被雪覆盖的断桥宛如仙境一般梦幻,大妈第一看雪太激动,连续看了三个小时不想回家吃饭。

广东的朋友们见到雪乐得光着膀子在雪地里唱歌,也有了“南方人看雪,北方人看南方人看雪”的段子相继出现,惹人捧腹。

白雪的无暇与纯净,无不能激发起人们对它的想象与向往之情,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对雪有别样的感情。

名人雅士在古时下雪天会有自己的赏雪活动,雪水煮茶,这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到,妙玉用在花瓣上的或者在树枝上的“未落地”的雪来煮茶。从天上落下的水,古人称之为“天泉”,用雪泡茶,自然是一件风雅之事。

陆游在【雪后煎茶】中写道: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当然还少不了饮酒。滤一壶酒,在冬天里慢饮。正如白居易的诗词所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瓮中无酿,缶中无的,更无下酒菜肴,只好以茶代酒。二是,寒夜来客必是雅人,有酒不喝,就为品一壶茶。竹炉是专门煮茶的,外面是竹编,里面是红泥炉。小童在茅声外忍着困乏寒冷,煽火煮茶。主人与客在窗前以梅花为题谈诗谈月。

同样是喝茶,因为朋友的高雅而显得格外不同。这也是此诗被当时很多人赞赏的原因。诗中说的是茶、月和梅,其核心是人性,是情谊。

时下提倡喝茶代替喝酒,其实是代替不了的。酒给人的是豪爽、兴奋,茶给人的是平和、安静。以茶代酒,不只是为了品位而是为了健康。

我们当代社会追求不到“才有梅花便不同”的意境,但以茶代酒正确与否是因人而异的。喝酒是闹的环境。品茶是静的环境。等到自己喜欢茶了, 真正懂得茶了,心也就慢慢静下来了。

一个人喝闷酒,二两就多了。人多起哄,少说能喝半斤八两。陈继偶说:“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今天我们饮茶仍然能体会到,人多了喝茶说不上是品,那也就是个饮了。

找处清雅之地,约几个好友,品茶谈天,抬头看月,低头赏梅,也是一种雅致的情坏。那个时节,不要说窗前梅花,你连看到的花花草草都会不开,咱也可以像古人一样“半宝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酶知音“ 了。

踏雪寻梅。在雪天出门赏梅花也是雅士的爱好,他们也留下了许多诗句。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还有堆雪人,打雪仗,这些看似略显稚嫩的游戏,也都是从古代开始就有的活动了。

相关文章

  • 上下屿丨大雪天的古人,都在做什么呢?

    大雪天的古人,都做些什么呢? 近期全国普降大雪,连南边的广东都没有错过这场白色浪潮。 各地群众也开始了自己的赏雪活...

  • 《2018.初雪》

    文/屿兜先生 摄影/屿兜先生 雪是冬的魂魄。 冬是心的年轮。 尤其喜欢雪天那...

  • 上下屿丨探寻世界的木之情怀

    华夏民族对“木文化”有着独特的情结,从古代开始木材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它彰显了儒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

  • 上下屿丨古代到底有没有眼镜?古人是怎么处理近视的?

    我们都知道,古人也是会近视的,但是中国古代一直鲜少有关于眼镜的记载,直至明朝,才出现了所谓的“眼镜”。由此,让我们...

  • 古代没有电,古人都在做什么?

    小时候在农村上学,一到夏天,麦场打麦,机器用电高峰期,每逢晚上都会停电,山里的月亮又大又圆,平地上像泻了水银一样亮...

  • 落日余晖映眼帘, 佳人笑立迎雪天, 新桥横跨小屿间, 宁静清流到身边。

  • 都在家里做什么呢

    这个年过得最久了,全家人第一次在家里呆这么长时间,都在家里做什么呢? 我们说说我们家吧,疫情没那么严重时去了趟泰国...

  • 每天都在做什么呢?

    职业不同、环境不同、身份不同……所经历的不同,自然每天做的事情也不同,但唯一不变的是“五谷轮回。” ...

  • 上下屿丨腊八节的诞生记事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向都很有说头,腊八节的历史同样是相当有意思的。 腊八节中的“腊”,译意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

  • 上下屿丨要如何避免“爸妈式审美装修”

    这个世上有一种生物叫爹妈,他们聊天喜欢用闪亮的表情包,朋友圈喜欢转发养生和鸡汤,每天活跃在周围的各大广场上。他们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下屿丨大雪天的古人,都在做什么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q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