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识尚书有感

初识尚书有感

作者: 9ffcdddea9f9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5:30 被阅读27次

原先不了解《尚书》,觉得它一定是一本神圣深奥的经典,阐述的都是至理名言。然而它其实是一本残缺的上古圣王重要讲话汇编,还不一定是真实的。虽然确实对古代政治和治水工程(《洪范》、《禹贡》篇)起了很大的作用 。

秦始皇焚书,《尚书》是重点整治对象,汉文帝时,重振文化事业,向全天下征求《尚书》专家,只找到了一位在秦朝做过博士的伏生,在他家的墙里找到一部被水泡烂了不少的断简残篇,凑成28篇,搬进了皇家图书馆。

到了汉武帝时,民间又发现了《尚书》中叫做《太誓》的一篇,这就给当时的人们添了不少麻烦。为什么呢?因为原本二十八篇正好配合天上的二十八宿。显得格外高大上,这忽然多出来一篇,把二十八宿的神秘意向破坏掉了。后来,想了个办法,把新添的一篇算做北斗。

到了东晋,梅赜(zé)献出一本《古文尚书》,篇目和原先的《今文尚书》有重合,但还多出来二十几篇。然后有人把它改写成隶书,让它流传。

到了唐朝,唐太宗统一思想,为儒家经典作标准注释本,《尚书》部分就用这部《古文尚书》做底本,这竟然是《尚书》流传下来的唯一版本了。后来唐玄宗让卫包用当时的楷书再做一次改写。卫包对古文字并不太懂,但皇帝既然说他行,他也只好觉得自己行了。就这样,卫包本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精神真的交了差。然后刻石立碑,流传久远,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十三经注疏”版的《尚书》正文部分。

你看,一本《尚书》,经历如此坎坷,他已经不是哪个人编写的了,而是历代帝王意志的提现。如果读书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一个局面为何如此,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后面的情况线索可能盘根错节,你不去了解清楚,光是就事论事,如何能够深入呢?

相关文章

  • 初识尚书有感

    原先不了解《尚书》,觉得它一定是一本神圣深奥的经典,阐述的都是至理名言。然而它其实是一本残缺的上古圣王重要讲话汇编...

  • 初识Scrum 有感

    现在敏捷开发是越来越火了,人人都在谈敏捷,人人都在学习Scrum…,当然我也是敏捷开发的受益者,很荣幸公司请...

  • 初识春雨有感

    推开窗 探出头 一股似曾相识的味道 犹似阿尔卑斯的甘醇 仿佛莫高干红的微涩 映入眼帘 含苞欲放青翠欲滴 淡淡的逸风...

  • 太极岁月

    随师习拳已有8月余,初识弹簧,有感自搂膝拗步,妙在“沉转”!

  •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

    跟薛老师读《尚书》,说过《今文尚书》是原《尚书》内容,比较难度,不好理解,而《古文尚书》则是后人伪托古人所做,不是...

  • 尚书

  • 《尚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的心里充满恐惧,恐惧形成了普通人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人本能不断追求...

  • 尚书

    哀之比绝幸,由是挥明心; 举室唯报国,岂可拘时生; 侧命兴不易,斗转合星移; 尔来十秋烛,封书具汗泽。

  • 尚书

    4.17聚焦美好 1.和女儿一起共进晚餐。愉快。 2.女儿耐心教我做PPT。孝顺。 3.和女儿自拍发现自己鹅蛋脸。...

  • 尚书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比如铁器,要用你做磨刀石;比如渡大河,要用你做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识尚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qu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