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作者: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 来源:发表于2021-01-15 14:09 被阅读0次

清平调·其一
[唐]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猫妖传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这首清平调


杨玉环

难怪文学素养均为极高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对此都很为欣赏。宋人乐史《太真外传》就记载了玄宗高兴地亲自吹笛伴奏,而杨氏则被感动得“敛绣巾再拜”;所有这一切,当然是大诗人[李白]该成功诗作的魅力引导下的现场感所致!

前两句写杨贵妃的美丽。首句写见到绚丽的彩云就想到贵妃美丽的衣裳;见到红润的牡丹花就想到贵妃美丽的容貌。换句话说,就是贵妃美丽的衣裳,就像绚丽的彩云,贵妃美丽的容貌,就像红润的牡丹花。次句写春风拂煦,露华滋润中的牡丹花是最鲜艳的。这句话表面上没有写杨贵妃的美丽,实际上还是在称颂杨贵妃的美丽。春风拂煦,露华滋润中的牡丹花是最美的,而受到皇帝宠爱与眷顾的杨贵妃也是最美的。“槛”指花栏。

后两句将杨贵妃比喻成生活在仙境中的仙女。三句写贵妃如同远远地立在仙境山头上的仙女。“群玉山”据《山海经·西山经》可知,是西王母生活的地方。末句写贵妃如同在月下“瑶台”偶然相逢的仙女。“瑶台”也是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晋王嘉《拾遗记》描写道:昆仑山“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想象。李白奉旨写《清平调》词的时候,并没有见过杨贵妃,所以他只能凭借想象来写杨贵妃的美丽。首句中两个“想”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李用二‘想’字,化实为虚,尤见新颖。”黄叔灿《唐诗笺注》卷八说:“着二‘想’字妙。次句人接不出,却映花说,是‘想’之魂。‘春风绰约’,‘露花浓’想其芳艳,脱胎烘染,化工笔也。”

李白

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622416809768561&wfr=spider&for=pc

相关文章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 李 白 李白《清平调》三首、学习后我很是喜欢。今天特分享学习体会。 01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就是唐代李白写的,它叫《清平调》 ...

  • 清平调·其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清平调·其一

    [ 唐 ]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清平调·其一

    我偏爱写诗的谎缪,亦挚爱书写的慌张.

  •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

  •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这首词第一次听,还是《妖猫传》里倾国倾城的...

  • 《清平调·其一

    九天 羁旅尘世此身慵 浴盐和奶一推松 若非醉翁水城见 会向御池月下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平调·其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qw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