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1284天第1363篇
咨询累计:本周3次,总2177次
【咨询感悟】
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保持自我成长,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每一位父母都应当追求的目标。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对孩子影响深远。
如果仔细观察周围,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样的现象:
宅在家里忙着搓麻将、看电视的父母,孩子也大多爱玩游戏、不怎么学习;
总是抱怨、发脾气、互相攻击的父母,孩子性格往往也会比较急躁;
而家里藏书多、爱读书的父母,孩子必定也有阅读的习惯……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
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对孩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孩子是天生的的模仿者,父母又是孩子最亲密、接触最多、对孩子最重要的人,所以父母的情绪状态、言谈举止,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孩子模仿、习得。
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身教重于言传,绝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讲一堆大道理,不如家长以身作则,做给孩子看。
父母先活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当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爱自己、照顾好自己,自己都活不好,哪里来的能量去爱别人、顾及到别人呢?
对于父母来说也是如此。
父母好好活出自我,活得自信、坚定、从容,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成长会带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也会促进父母的成长。优秀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过来讲,优秀的孩子也会推动父母成为更优秀的父母。
父母自我成长,也是负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迷失了自我,放弃了自己人生尚未完成的课题。
时刻关注孩子,为孩子的进步而欣喜,为孩子的问题而忧虑,所有的情绪变动和行为表现都围绕着孩子。
于是,溺爱、控制、焦虑、患得患失,各种教育问题都渐渐浮出水面,根源就在于父母自己停止了对内在的探索和成长。
父母放弃自我成长,就容易把自己未完成的人生愿望或目标强行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替我们完成。
这样的父母,很容易丧失界限感,把孩子和自己看做一体,把自己的人生课题和孩子的人生课题混为一谈。
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不尊重他生命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
孩子因父母而来,却从不属于父母。
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应当独自过好自己想要的人生,实现自己想达到的目标。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转嫁给孩子,认真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得到怎样的成长。
比起为孩子付出再多,父母保持自我成长、终身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2023.8.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