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她去旅行,成就最初的自己

作者: 馨玫 | 来源:发表于2016-11-15 06:17 被阅读49次

【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

之读《非洲三万里》--跟着她旅行,成就最初的自己

新梅读书

《非洲三万里》一书,购买自当当网,是今年“三八节”送自己的礼物之一。但买回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翻看,也许是那次买的书比较多,好象是三十多本的样子吧,整整统计了两大页。当时的心态是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融入到读书目的中,所以第一批看完的是育儿方面的一些书籍。

《非洲三万里》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办公室的书桌上,冷冷的看着我,蓝色的书面,兀自的美着,让我一直有心动的感觉。直到那天美丽同事惊叹到,“哇,你有这么一本书呀!”突然意识到她的新婚丈夫正是在非洲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服务着,她对非洲有种莫名的亲切。因为她的亲切,我也对这个土地开始有了莫名的兴趣。不久我又在当当购书中买了一本同样的书籍送给她,她很是欣喜,爱的人在哪里,对哪里就感兴趣,这是女人们的通病。记得那时老公在深圳,《深圳青年》成了我六年必买的杂志。于是乎,有了与美丽同事一起看这本书的冲动(当然我也不知道那同事是否看完这本书)。

      自从迷上买书看书后,我的空间身边似乎一下子书满为患,拆封的,没有拆封的,比比皆是,哪本都想第一时间看,哪一本都想好好的看,但精力毕竟有限,哪本看过,哪本什么时候看过,有时也记不太清楚,于是有了在封面记下首次读书日期的习惯。我记得看这本书的起始时间是4月20日中午。

    《非洲三万里》是毕淑敏老师2015年闭关写作,2016年的开山之作,据说25万文字从未发表过。这本书是我读毕老师系列作品的第N本吧,也是全面每个字每个字都咀嚼到位的第一本书。从4月20日开始,到今天6月22日,两个月两天,28个章节加上序言和后记总共30个小节,收录了百余张独家珍贵彩照,我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一章一章地读完的,读得缓慢,但有收获。今天中午最后三章是一口气读下来的,以致在简短的午梦中出现非洲最后送给毕老师的圣物--阿拉巴斯。

     没有读这本书前,对于非洲的印象,是一片广袤的沙漠,寸草不生,夏日炎炎,还有就是黑人(请恕我如此直接称呼,但绝没有任何轻视,只是就肤色论事罢了),那么就说是黑肤色吧,还有就是贫穷、气候恶劣、多传染病。美国学者布罗蒂格姆教授说:“在中国,关于非洲的认识极为肤浅。”看来真是如此。

    其实,非洲的全名叫“阿非利加洲”,是阳光灼热的地方的意思。名字的由来有很多的故事,在书中毕老师给我们缓缓道来,甚是传奇,也颇为感人。《非洲三万里》,不只三万里的景,还有对非洲三万里文化风土人情的记载和思考,跟随毕老师的文字,我好好的了解了一下非洲。话说这趟旅程从好望角畔的南非开始,从紫薇之城比勒陀利亚优雅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风格的私家火车站,“非洲之傲”开启这场奢华之旅。旅途经过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赞比亚、坦桑尼亚,由南非沿着非洲东部脊线一路北上。

       印象第一深刻的是:书中一直告诉我们一个全新的概念:人类发源于非洲,露西奶奶是我们共同的祖先。是不是有些晕了?人类沿着阿非利加洲的土地开始伟大的迁徙,跋涉过山和大海,跋涉过漫天黄沙,跋涉过一望无际的平原。他们直立着奔跑,孕育出人类的祖先。在斯泰克方丹的洞穴天光寻找史前人类的足迹与化石,思考人类的文明之光与希望之光。

     印象第二深刻的是第七章《罗本岛B区5号的修行者》,因此买回了《曼德拉传》,当然因为要看的书很多,这本书也还没有翻看的。曼德拉是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家,可以冠以伟大的人物,他践行的种族和解政策,具有深刻的远见和极大的胆魄。他在这个岛上渡过了半辈子,最终把自己从一个愤怒的领导者变成深思熟虑的沉静学者。当他出狱迎来自由时,他的精神状态是沉静而温和,和善礼貌又热情。这不是常人能想象出来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那么他的传记我想是很值得一读的。

 喜欢毕老师的文字,喜欢她的旅行,她把人生写在旅行当中。让我即算没有身体去过非洲,心灵也是走了一遭的。她到非洲百姓家做客,她探访索韦托-南非最大的平民窟,望而生畏的贫民窟。那里随处可见毒品交易、堕胎、强奸、黑帮火并,还有漫天的枪声与死亡。别人都避之不及,但是军医出生的毕老师却勇敢地去探寻。她的勇气来自于,“旅游是既不安全也不舒适的,但它能带给我们流光溢彩、繁花似锦的世界。”

   非洲发达地区南非等国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世界是平的之前,认为只要会一点英语就能来中国当外语老师或者做生意;中产阶级女孩拿着在中国已经成为换瓷盆或者不锈钢盘的手机——功能机,试图来中国做买卖。这些现象也让我们看到彼此了解的重要性,认知的鸿沟还需要更密切的贸易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草原上的长颈鹿,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不可思议的岩石教堂,坦赞铁路枕木上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制”的字样……这些都让我们发现这个陌生而又与我们有天然联系的大洲上的种种景象和奇观。既发现风景,也发现文明与灵魂的深处。

     印象第三深刻的是喜欢并羡慕她乘坐的“非洲之傲”旅游列车。如果有机会也坐上一回,估计会乐得飞上天去。“非洲之傲”是以非洲行为主题的旅行用蒸汽机车,单张车票标价在1万到9万美元之间,以奢华闻名于世,有“流动的五星级酒店”“铁轨上的游轮”之称,主要服务于来自全世界的财阀豪门后代、商业精英、政界领袖。

       印象最四深刻的是列车行经非洲最底层民众聚居的贫民窟时的情景,看着一道车窗劈开了奢华与贫穷,餐车内的社会名流举起银杯开怀畅饮时,车窗外围满了无衣无食的孩子们。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毕老师食不下咽,好一幅现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图片。独特的非洲!

       印象第五深刻的是毕老师在书中,无情地翻开了人与人之间最卑鄙的一页——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欧洲殖民者通过贿赂黑人部落酋长来捕捉其他部落的黑人,进行奴隶贩卖,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以非制非”。期间,人贩子会故意饿死老弱病残,会无故对黑奴鞭打、砍头、挖心、断手足、抛入大海。黑奴贸易给欧洲带去了经济大繁荣,却给非洲留下了无尽的凄怆。当殖民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时,一些酋长还公开反对,认为是断了他们的财路。自此以后,非洲百业萧条,人口锐减,文明衰弱,田野荒芜。更糟糕的是,留在非洲人民的心灵上的大创伤久难愈合,也证明历史的遗恨阻碍了后来非洲的团结。仿佛毕老师也唯有如此揭露,才能让读者在更深层次上感悟生命中的瞬间温柔,以及瞬间温柔传递出来的力量:不要亵渎生命,也不要复制别人的人生。

   “人世间的一切危难,未来的种种不可知,都不必太忧心忡忡。安稳下来,有所节制,顺着天地万物的轨迹缓缓运行好了。”冥冥中,我仿佛看见了那个南十字星座所散发出来的那悲天悯人而又普度一切的光,此刻正照射着大地和人类。

    《非洲三万里》是一本温厚之书,它以旅行为线,将生命中的温暖和荒凉一一呈现在你眼前,带领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温柔的瞬间:那些在暴雨中为你递过雨伞的手,那些为你围上一条毛毯的温柔,那些黑暗中与你彻夜聊天的朋友。这些一点一滴的温柔是你生命中的光,使你远离阴霾,成为善良的人。

   “旅游对于我,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她使我在奔腾中安静,在纷乱中镇定,是我增加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景仰”。

   “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走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成为自己”。

   “走遍万水千山,得到最初的自己”。

      跟随毕老师细腻、沉静、恬淡,没有丝毫刻意,原汁原味,又超乎生活的文字,我们路过幸福,也走过痛苦,感受生命中的温暖,也感受孤独与无奈,所有的旅行是都是为了成就最初的自己。因为现实的所困,我暂时无法去环球旅行,但我可以跟随各类精彩书籍走进精彩的世界。加油,亲爱的自己,感谢毕老师,“愿世间温柔的灵魂,都能相遇。”

      可读指数:五颗星!推荐指数:五颗星!

                          (2016年6月22日)

相关文章

  • 跟着她去旅行,成就最初的自己

    【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 之读《非洲三万里》--跟着她旅行,成就最初的自己 新梅读书 《非洲三万里》一书,购买自...

  • 你们跟着青蛙去旅行,她跟着自己的心

    陈舒薇,朋友和同事习惯叫她Silvia。走进Silvia的家,你会被那一张张旅行照装饰而成的照片墙所吸引住——沙漠...

  • 文字游戏(10) 旅行2017

    木青去旅行了,我居然没跟着。 她会定期或不定期的旅行,但一定会旅行。我还没认识她的时候,她就用自己的长腿走过了很多...

  • 跟着孩子去旅行

    距离春节还有三天时间,我做了个被我先生看来非常愚蠢的决定,在儿子的一再要求下,带孩子去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度过两天的假...

  • 跟着香气去旅行

    每个人的旅行的目的不一样,有些人热衷于文化体验,这些人一般会某一个地方待很长时间,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有些人...

  • 跟着青蛙去旅行

    第一章:杰克 又是一个既闷热,又无聊的下午。一个瘦小的男孩正在田里干农活...

  • 跟着孩子去旅行!

    原创: 郎妹妹 微信公众号-阿四郎 这个署假因为是初三前的暑假,孩子想借此假期补一下漏,于是安排了很多学习班,两个...

  • 跟着小草去旅行

    火车轰隆隆的把我们带向远方。我透过车窗,望向万亩两田,田野上勤劳的农民正在辛勤劳作。 希望的原野上,...

  • 跟着达尔文去旅行

    接着聊聊孩子阅读的话题。什么书才是孩子感兴趣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周遭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喜欢有趣的,丰富的,...

  • 跟着几米去旅行

    空间之外 空间之内 我的世界都是你 长出翅膀是一种信念 喜欢与持续 灵感与创作 当脆弱可以表达 影像 红鸟 喜欢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她去旅行,成就最初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uk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