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几年前看的一本书《创业公司的动态股权分配机制》中,有关在分配股权时,各个股东可能会由于出资的形式或形态不同,而面对股权的架构配比不好合算出来,不论是以最直接的现金形式出资,还是以类似于房产或设施类资产形式出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需要将全部的出资项,转化为现金价值,再核算各个股东的出资比。说是挺明白的,其实在执行起来,各个股东之间也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能够将内核问题真正的落地化,还确实是挺有挑战的,这时候就想起了那句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沟通创造价值。
其中涉及到股东出资形式的各种各样,比如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现在没钱的,可以使用未来的工资折算,也是一种核算的方法。又或是以未来创造客户的拟定价值,也是一种方法,但说到另一个形式,就是在企业成立时,提供有效的创意,如何核算其未知的价值呢?
书里给的核算价值是:零。
理解吗?不理解是吧?
其实,在今天的世界里,创意呀,灵感呀,之类的思想类价值,那是备受推崇,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创新和进步的源泉。要知道有多少企业,或是多少团队,在没有创意或是灵感在前的时候,那是多么的无助与茫然,对于他们而言,创意与灵感,就是开启成功最有效的一把钥匙。然而,我倒是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误区,就是,他们可能过于强调了创意灵感的本身了,而忽视了创意想法的实施和执行。自己的观点,或许有些片面,但自认为,确实如此。
首先第一点,我承认创意灵感和实施执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拥有一系列创意点子是很重要的,但如果这些点子不能付诸实践,它们将永远只是赵括一样的纸上谈兵。(这个话题,咱之前聊过。)因此,平衡创意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实施是将创意变为现实的桥梁,它确保了创意的价值能够真正被释放出来。
然后,咱在面对创意的时候,不应该把它独立地看待。一个好的创意必须与可行性、资源和时间结合起来,也就是必须能落地,只有落地的效果,才能真正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创意,其实,只是一个基于某种目的的一个启点而已,对的,是启点。一个综合性的思想被执行的过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它们可以成功地落地实施。
所以,基于自己的认知,我觉得,有好的创意与灵感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是能够有能力将创意理念,想法,进行进一步而定拆解,分化,并且可以与落地实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一个所谓的创意灵感,真正能体现出它的有效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