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午小朋友正在蒲巴的园子里进行户外活动,三五成群的玩着属于他们的自主创造性游戏,这时就看到小宝撅着嘴巴气呼呼的朝我们这边走来,我对娜娜老师说:“小宝好像不开心了”。娜娜老师正准备去安抚她,只见小宝看到我们走的更快了,三步并作两步朝我跑过来,我把手中的东西交给娜娜老师,伸开双手把小宝抱了起来,小宝趴在我的肩膀上,我能感受到她有些伤心,开始还能听到她有点委屈的抽泣声,我就那样静静地抱着她,感觉她此时只是需要一个拥抱,她需要一点时间慢的平复情绪,我一句话也不说,把她抱的紧紧的,给她足够的时间和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等待她慢慢的平复,过了一会我能感觉到我怀里的这个小小身体放松下来了。
我轻轻的问:“小宝你好一点了吗?”
小宝摇摇头,我继续抱着她又过了一会我感觉小宝有想下来的意思。
我继续问:“小宝,你现在好点了吗?”
小宝点点头,蹬蹬腿,我把小宝放下来,小宝转身就准备离开,她好像只是心情不好到我身边来安抚一下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况在幼儿园里经常会遇到,你认为孩子是来寻求帮助去帮他解决重大问题的,但事实上他可能只是来倾诉一下或者寻找一下安抚再或者期望有人能够关注到他,如果是老生,往往老师会安抚完然后剩下的部分就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了,我们相信我们的孩子具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很多时候老师问需不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都会摇头说不需要,如果真的需要,孩子也会提出请求。
但小宝是新生,于是我喊住小宝问了一声:“小宝,发生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帮助吗?”
小宝回头看了看我,点了点头,又走回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清乐在荡秋千,小宝想去帮清乐推,小宝从后面过去,秋千荡过去的时候碰到了小宝,小宝觉得有点疼。
我问:“你是不是觉得很疼,又因为想帮助清乐但却没注意到距离被碰到了,也有一点委屈。”
小宝又点点头。
我继续问:“那清乐知道这件事情吗?”
小宝告诉我说:“不知道。”
我:“那你想告诉清乐这件事情吗?虽然是意外,但如果你需要清乐道歉,也可以告诉她。”
小宝:“想告诉她”
我:“那你想好怎么说了吗?”
小宝摇摇头。
我:“你可以对清乐说,清乐刚才我想帮你推秋千,你碰到我了,请你道歉。”
听到我这么说,小宝感觉还有点为难,看得出来,她可能还希望我和她一起去,我继续鼓励的说:“去吧,如果你自己解决不了,我就会过去帮你,我在这里看着你,等着你。”这下小宝放心了,跑向了秋千的方向,远远的看到她对清乐说了几句,清乐回答了几句,然后小宝又向我跑来。
我:“小宝,跟清乐说了吗?问题解决了吗?”
小宝:“说了,清乐跟我说对不起了。”
我拥着小宝说:“祝贺你,小宝,你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小宝在我怀里待了一会,看得出来她很满意自己刚才的行为,很欣赏自己刚才的勇气,过了一会她又跑向秋千,先给清乐推了一会,清乐又下来让小宝坐到秋千上,推着小宝荡秋千。
情绪像是流动的河流,它需要疏解,需要看见,需要安抚,当成人看到孩子的情绪时,陪着孩子和情绪待上一会,就能够用智慧的方式支持孩子的发展内在与外在的链接,它不需要被放大,也不需要被转移,它的出现就是一份最美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