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村姑进城记.16.

村姑进城记.16.

作者: 警钟长鸣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9:19 被阅读0次

十六.最远的远游

农场在十月一日放假二天,大部分的农工都选择了回老家,而美和不回家,早在前几天晚上的柳树下,阿承邀请美和去苏州城里玩一天,弄得美和这几天都睡不好觉,盼望国庆这一天早日来临。

美和已23岁了,她离家去最远的地方就是东太湖,去过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同里镇了,那年跟玉华去同里玩的时候,她才16岁。岁月真是弹指之间,这6年,对美和来说,也没什么值得纪念的地方,只有劳累和无奈,岁月的磨炼,给予她成熟,时光的流逝,抹平了她的创伤。与阿承的东太湖偶遇,给了她新的爱的曙光,美和从心底里感觉会有幸福的到来。

十月一日终于到了,美和打扮一新,穿上自己压箱子底最舍不得穿的一套藏青卡其布衣服,里面穿了件格子的衬衣。一条乌黑的长辫子盘在头上,一只蝴蝶花的发卡卡着发梢,脚下穿着一双自己做的圆口黑布鞋,一身青春打扮的模样,看着似乎真是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也不为过,她除了一张健康青春的被阳光哂红的农家脸,倒也有六分城里姑娘的味道。

阿承背了个黄书包,很早就过来接美和去镇上,准备清晨乘轮船去苏州,傍晚乘汽车回东太湖。

从东太湖营部去松陵镇上,穿过部队农场的太湖大堤。在大堤两傍高大的香樟和柳树形成的绿色甬道上,俩人谈笑风声,阿承哼着歌,美和郎郎笑声不断。沿途堤下的芦苇长得很高,无数的芦花穗子已怒放成一片白色的海洋。大堤边的无限风光陪伴着他俩走出大堤,走向镇区北门,走向吴江轮埠码头。

吴江轮埠座落在古运河叉道河口的三里桥北,国庆节去苏州游玩的旅客人山人海,拖轮多挂了二条拖船,才把拥挤的人们装上船。阿承和美和相拥着挤在拖船里,虽然太挤了,俩人感觉味道还不错。轮船捷驰在古运河的水道中,南来北往的船只也在清晨的阳光下,汽笛声声,轰鸣不止。

美和看到了沿岸的工厂,闻到了苏化厂酸臭的水味,点数了宝带53孔桥,穿越了觅渡石拱桥,进了苏城内环河,到了人民桥轮船码头。阿承门槛很精,先去隔壁的长途汽车站买好最后一班回吴江的汽车票。

七十年代的南门人民桥是苏城水陆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旅客从水陆进出苏州大部分要在此地往返。阿承的家就住在南门的一个新村里,今年的十月一日,阿承早就跟父母亲打过招呼,不回家了,早在国庆前,他已托了去苏州的便船,把一些大米和农副产品寄至家里,他早有国庆期间要陪美和玩玩的打算,他从心里喜欢这位落落大方的乡姑。

美和一踏上苏州的土地,就看到这宽阔的马路,参天的高楼,繁华的商店,奔驰的汽车,一切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当阿承领她进了南门的商场,她对那么多的千万种的玲珑满目的商品看得发呆,她摸了摸自己内衣袋中可怜的几十元人民币,拉着阿承赶快走出商场,她说她越看越烦,还是去不化钱的地方吧。他俩就沿着人民路,走马观花看街景。阿承提出去沧浪亭看看,美和听说要门票也不想去了,还是阿承坚持着买了票,美和总算见到了姑苏园林的美,这楼台亭阁,这参天古树,这繁花怒放,这玲珑假山,美和虽不懂园林古典的美,还让她大饱了眼福一回。出园后,美和还故意对阿承说,比吴江松陵公园好一点,但吴江的公园不要钱的。说得阿承只好笑了一下。

他们就这样走着看着,走到察院场,观前街,美和觉得这察院广场真的是太大了,周边的邮电大楼,食品一店又高又漂亮。走进观前街,人民商场,又是那么多的商品,那么多的吃店。美和不看不舒心,看了又伤心。看了那么多的面料衣服,皮鞋布鞋,可惜真是无钱之难,让人心烦。

阿承这次太大方了,中午请美和吃了碗双交面,并在人民商店正好有免券的回力球鞋,阿承毫不犹豫地帮着美和买了一双。她太需要球鞋了,她推托着,客气着,但还是收下了。美和心里一股美美的滋味,她的双眼有点含情脉脉了。

美和太没钱了,但她还是买了二块刺毛花绢头送给阿承,“礼物是小,一片真情”。双方互赠礼物,真情一片。阿承今天对美和的招待,美和真的受宠若惊,她心情紊乱了。她觉得阿承对她太好了,她心里立马产生了对阿承无比的好感。这小情感的冲击,让美和有点心神不定,下午去看北寺塔,去平门看火车都让美和有点不在心上的意识,她觉得自己已陷入了情感的旋渦,她已经在想“自己怎么办”了。阿承对她出乎她意料中的好,她心中既明白又矛盾,她是盼望有她喜欢的人爱她的,可他又是一位插队知识青年,而且是繁华大市苏州人,他真心吗?她希望这一天早早到来,但她担心又无结果,她有意愿,她早就盼望这情感,但她害怕,害怕这城乡差异的变数,她早就渴望进城市,但她不知如何办,能行吗?美和在矛盾中思索着,她虽还是含情脉脉的望着阿承,但是她已处在思虑的包围中,她一直开始想了。这天,在回家的路上,坐在飞驰的汽车中,她都在思虑着这矛盾的问题。阿承默默的在陪伴她,他也明白她的心思。

而最讨厌的是,玉华又不在,美和她跟谁去商量呢?当夜,她又睡不着了,而阿承同样也睡不着。

相关文章

  • 村姑进城记.16.

    十六.最远的远游 农场在十月一日放假二天,大部分的农工都选择了回老家,而美和不回家,早在前几天晚上的柳树下,阿承邀...

  • 村姑进城记

    前言 我从吴江老家匆匆的赶往苏州,去见一对45年未见的夫妻。我跟这位先生不太熟,他是当时插队在金家坝公社的一位苏州...

  • 村姑进城记.14.

    十四.他乡遇旧友 荒芜的东太湖营部就座落在部队农场边缘的太湖边。新建的大大小小的柴草棚差错不齐地搭建在地势较高的滩...

  • 村姑进城记.11.

    十一.困惑的她 那天晚上,美和的姐姐与几位小青年的一脚踹门,打碎了美和初恋的春梦,同时也逼着阿平离开了直巷村。阿平...

  • 村姑进城记.13.

    十三.东太湖垦区的事 “以粮为纲,向太湖要粮”,一条红色的标语挂在泥打墙的草屋上,美和他们乘着船来到东太湖边,...

  • 村姑进城记.22.

    二十二.奶奶的隔代欢喜 美和生了个眉目清秀,天庭饱满的大胖儿子后,她感觉自己为阿承争了光,她这个农村媳妇更对得起李...

  • 村姑进城记.15.

    十五.燥动的心 碧波千倾的太湖水,一望无际的太湖土,青翠摇曳的芦苇丛,连绵不断的草棚屋。这就是美和她们几月来与东太...

  • 村姑进城记.24.

    二十四.房屋 名士言“安得广廈千万家”,百姓语“金屋银屋不及家里的狗屋”。百姓喜欢自有房,是祖上的传承,它的价值,...

  • 村姑进城记.25.

    二十五.儿子的故事 儿子是美和唯一的儿子,李元的大名是爷爷取的,豆豆的爱称是奶奶叫的。哺乳期的豆豆,美和就是一位提...

  • 村姑进城记.26.

    二十六.儿子的婚事 这几天,美和家的喜事一件又一件,儿子豆豆也算是功成名就回家了,又被按排在武警大队当教练员,又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姑进城记.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bd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