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就是美好的代名词。文明的人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似乎更好相处,如果留心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那些没礼貌、不文明的同学往往跟其他同学不太和谐,容易被人排斥。
文明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每当走到校园总会听到以前教过的孩子们远远的就打招呼“郑老师好!”虽然,要一句句的回复“你们好!”但一点都不觉得烦,甚是欣慰,我喜欢这种氛围。
文明应该体现在每一个瞬间。一次,在检查课外作业时,为了效果更好,我让孩子们排队面批面改,一一说清问题。“啪!”一本作业落在了讲桌上,我抬头一看,是一个男生。当时,我很意外,但表现的很平静,我想:我要借此扭转这样的不良行为。后面的同学都看着呢!我要处理的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我站了起来,然后转向了他,我看的出来,他可能意识到了什么,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安的表情。我轻轻地说:“孩子,你想一想,平时老师给你批改完作业是怎样交到你手里的呢?”他低着头红着脸回答:“递到我的手里……”我接着追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尊重我们”由于他们年龄大是高年级同学,所以什么大道理都懂得。“说的对,那请你再把作业递给老师一次好吗?”他不好意地点点头,然后拿起讲台上的作业本双手捧着递给了我。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对他的肯定。自此,后面排队的同学,都是毕恭毕敬的交上作业,不时的还有同学说“谢谢老师!”。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对他人辛勤劳动的感谢!我想,孩子们懂了。
文明应渗透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生活处处皆教育。班会课上、节日中(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劳动节……)、处理同学矛盾时、课间活动中……尊老爱幼是文明,关心父母是文明,保护环境是文明,团结同学是文明,见面问好是文明,遵守规则是文明……
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做文明小学生,每学期的第一个月总是定为“文明礼仪月”,熟记校风校训、小学生守则,做文明人、做文明事,并评选“文明班集体”、“文明小学生”。把文明二字深深植根于孩子内心,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