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后,突然有一天,我心痛地发现,我在学校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哎!”
我羞恼,怨憎自己一无所能,甚至一度将自己和同学之间的鸿沟,归咎于出身不好。
我记得清清楚楚,室友几乎所有的问题,弟弟问出口的疑惑,我脱口而出“不知道”差点已经成了习惯。
有一天,我们小团队合伙研究一个老师布置下的作业时,我仍然选择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那些对我而言太过陌生的领域,我惶恐地逃开了。
可当我室友说出那句“我去学习剪辑”时,我心里咯噔一下。
我突然深深地意识到,我完了。自己这逃避型的人格,这不上进的性子,不正是自己无法闪光的原因么?
如果我在清楚自己不懂得任何电脑常识时,不是放任笔记本被深锁在衣柜里,而是拿出来去练习,去蹭课,去网上找教程学习。那我期末考时,一定不会连打字都是在键盘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找,更不会因为完全不懂电脑常识,而恐惧每一堂计算机课。
如果我在阅读每一本书,在知道自己记忆力差劲的情况下,能提起笔,在笔记本上画个逻辑框架。那我一定不会,合上书本的时候,内心除了触动,却一无所获。
如果我在做不出一道题时,不是将它抛在一边;在听懂一道题时,不是放任不管。那我现在的际遇,会不会好得会更多?我会不会是更优秀的?
如果我在明白自己文笔烂到还不如小学生后,能去不断学习,不断精近,那我现在,一定不会是处在明明心里有很大触动,却提笔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我不是在强调如果,也不是在强调后悔。我只是,突然间醒悟过来:
如果我再继续保持着这样的状态,那我的人生,可能就完了。
无论是文笔还是表达都还欠火候,努力提升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