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的斑马线前何时有了“礼让行人”这四个字,我已记不清楚,但我却清楚地记的:那个半身不遂的中年人再也不用被车流困在斑马线上了。
有位半身不遂的中年人天天在老父亲的陪伴下出来锻炼身体。几乎每天我都能在市政十字路口的斑马线前遇到他们父子。中年人整个右侧身体不能自主活动,全靠左侧身体的带动,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老父亲已经习惯了儿子的慢节奏,从来不扶他,只是远远地跟着,一手拿着马扎,一手夹着烟,不时用眼望望儿子。
“礼让行人”落地之前,中年人每次横过马路,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绿灯亮了,中年人开始艰难地迈步,红灯亮了,他才过了马路的三分之一,这时南来北往的车辆开始在他身边穿梭,甚至有刺耳的喇叭声不时响起,中年人被困在车流中,焦急而又无奈。老父亲的腿脚还算灵便,这时他已过了马路,脸上的表情耐人寻味,有对儿子的心疼,有对路人的失望……直至三四次红绿灯后,中年人才能通过那条并不宽敞的马路。每次看到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礼让行人”落地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场景:中年人依然走到马路中央,南北方向的绿灯亮了,却没有一辆车通过,刚开始那几天,还有催促的喇叭声,渐渐地没有了,第一辆车停在了斑马线前,后边的车辆排起了长龙,大家耐心地礼让中年人过马路,十字路口一幅文明和谐的画面。远远的看到老父亲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大家是否都在耐心地礼让,还是害怕被电子眼扣分罚款,答案不得而知。我只是在心中感慨:什么时候,规则成为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修养,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时,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