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佛Carver《大教堂》

作者: Sasa魔女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13:44 被阅读0次

在学习伟大小说如何写成的意义上,雷蒙德·卡佛无疑是我最可贵的老师和最伟大的文学同路人。—村上春树

【读书】卡佛的《大教堂》

顶着“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极简主义大师”的名号,雷蒙德·卡佛这本书的第一个短篇《羽毛》,却让我读完有踩空台阶的顿挫失落感。

《羽毛》讲述某天我和妻子去工友家聚餐的一件普通事情。作者语气平淡而隐忍,描述琐碎又细致,很有电影画面感。第一次(后来也证实是最后一次)到访工友家的遭遇并不喜悦,一只在门口怪异哀嚎的孔雀,一副摆在电视机柜的参差不齐的工友老婆的牙齿,一个长得丑陋无比健壮的婴儿…我和妻子在不断的诧异和些许难堪中与工友夫妻尬聊,好不容易结束了晚餐离开,回家时感到如释重负的轻快。

我读后的失落,应该是因为期待落空了,没有峰回路转的情节和逆转突变的结局。《羽毛》到最后也一直是淡淡地诉说:聚餐之后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妻子剪掉了我喜欢的长发,有了个天性有些问题的孩子,和工友的关系也因那次聚餐的尴尬而有些难堪…似乎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生活写照,找不到可圈可点的亮眼之处。

然而,整篇小说读下来,弥漫着的无奈低落的气息让人不禁思索。作者以当事人的第一人称述说,像电影的画外音,为每个画面做着解说。配合着日常细碎的琐事,他前后做了对照:从工友家的混乱不堪中出来,他相信自己不会落到他们那般境地。但是到了后来,镜头移转,他的妻子头发短了、发胖了,夫妻间渐冷淡,只聊电视;有了孩子,性格有些问题,而他又不想谈论此事;和工友的关系疏远,谈话也小心了,只在一起抽抽烟…所有这一切,他似乎要告诉我们:“我的生活也变成这样了有点问题,可又没办法改变,就这样过着吧”。

《羽毛》表达的应该是,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不堪,或者说,生活总会变得不堪的,就像原来漂亮美丽的孔雀,在时间的消磨中,光鲜的羽毛被一根根拔掉,露出了脏兮兮、臭哄哄的实相,显露出美国二十世纪市井浮世绘的一角。

PS:随书附送的书签,是一枚BOARDING PASS:“现在就启程从现实飞往梦想吧”,甚合我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卡佛Carver《大教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ro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