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迷人的材料》精读23

《迷人的材料》精读23

作者: 小桥_98a8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06:52 被阅读0次

№22 坚不可摧的碳材料(2)

不过,钻石并非真的“恒久远”,实际上石墨比钻石还稳定。所有的钻石经过几十亿年都会变成石墨。石墨的构造,是碳原子以六角形状两两连结而成的层状晶体,原子间的键结强度甚至高过钻石。既然如此稳定,为什么石墨还能用作铅笔的笔芯呢?

《迷人的材料》精读23

原来是因为,钻石内的碳原子和另外四个碳原子两两共享电子,石墨层内的每个碳原子是跟另外三个碳原子共享四个电子,但层与层之间则没有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而是依靠“范德华力”(分子电场变动产生的弱吸引力)联结。受力时范德华力最先瓦解,因此石墨非常柔软。铅笔的原理就是,当石墨笔芯压在纸上时,范德华力瓦解,石墨层滑到纸上,形成字迹。

所以,铅笔之所以叫作“铅笔”,其实跟铅一点关系也没有。只不过铅和石墨都是“软金属”,颜色都是深灰色的,容易被误认罢了。那为什么石墨不是金属,却有金属光泽呢?因为石墨的碳原子外层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导致的结果是,石墨能导电且能反射光线,所以具有和金属类似的光泽。

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煤炭,也具有和石墨一样的碳原子六角形平面结构,它是腐蚀质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煤炭会变得越来越纯,也就越来越接近石墨。智利南洋杉石化而成的煤炭具有乌黑而美丽的光泽,被称作黑琥珀,又称黑玉。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为悼念夫婿而佩戴黑玉首饰,从此黑玉蔚为时尚。

在以前,没有人会相信钻石跟煤炭是同一种东西。直到1772年化学之父拉瓦锡的实验才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将钻石加热至燃烧,发现燃烧后没有任何残留物,仿佛彻底消失了。接着他又试着在真空中加热钻石,防止空气参与反应,结果呢?钻石受热后变成了石墨。

到这里故事还没有结束。既然钻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无数人(包括拉瓦锡本人)曾争先恐后寻找将石墨逆转成钻石的办法,想要凭此一夜暴富。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实验室难以模拟这个环境,钻石的自然形成有时候需要数十亿年。

相关文章

  • 《迷人的材料》精读23

    №22 坚不可摧的碳材料(2) 不过,钻石并非真的“恒久远”,实际上石墨比钻石还稳定。所有的钻石经过几十亿年都会变...

  • 《迷人的材料》-精读

    摘抄 作者马克·米奥多尼克,是伦敦大学学院材料科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学会会士,入选《泰晤士报》 №2 序章 ...

  • 《迷人的材料》精读19

    №18 透明的玻璃(1) (一)自然玻璃 我们知道,沙是岩石剥落的碎屑聚集而成的微粒,其主要成分是石英,而石英则是...

  • 《迷人的材料》精读24

    №23 坚不可摧的碳材料(3) 当然,如今科技这么发达,人造钻石也逐渐成为一种庞大产业了,但依然无法与天然钻石媲美...

  • 《迷人的材料》精读22

    №21 坚不可摧的碳材料 学习完容易塑形的材料——塑料,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碳材料。坚不可...

  • 《迷人的材料》精读21

    №20 透明的玻璃(3) (五)玻璃与啤酒 在19世纪以前,啤酒容器都是不透明的,如瓷杯、锡杯或者木杯,所以人们喝...

  • 《迷人的材料》精读28

    №27 长生不死的植入物(2) (四)关节置换手术 实际上,人体最容易耗损的既不是肌肉,也不是韧带,而是关节。由于...

  • 《迷人的材料》精读29

    №28 后记 如本书一开头的时候所说,我们虽然极大地受惠于这些材料,却视之为自然;它的重要性与音乐、电影、游戏相当...

  • 《迷人的材料》精读20

    №19 透明的玻璃(2) (三)玻璃透光的奥秘 为什么玻璃能够透光?沙子的成分和玻璃一样,为什么沙子却不透光? 玻...

  • 《迷人的材料》精读25

    №24 精致的瓷器(1)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接触到中国人所熟知且引以为豪的材料——瓷器,以及它衍生出来的各种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迷人的材料》精读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t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