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黄山旅游的鲁老师
2023年6月3日。上个星期鲁老师受前空军部队战友的邀请去黄山旅游,6天5夜,费用2800。他不在的这几天,每天都给我发他拍的照片,有与战友的合影,俩老头还挺精神,战友都快80岁了,是个老将军,腰板直溜溜的,站姿笔挺挺的,身材高挑挑的,面容雄赳赳的,真精神。
与鲁老师交情最好的战友们,除了他一个人非要提前专业,其余的人都是在部队干到了退休,最低的军衔也是大校。鲁老师30多年前转业时的军衔是中校,如果不闹着转业,他没准也能干到肩扛一颗星吧。我问他后悔不,他说不!还是在报社当记者好,早自由了20年。也是,除了退休金没有军队高,也没啥可遗憾的。
我看到了他拍摄的黄山迎客松,这是每一个游客都必拍的,看着他的拍照,实在不能恭维,比在网上看到的经典照片差远了。不过就是要证明到此一游而已。看到他拍摄的笔架峰,我说还以为是狼牙掌呢。还有梦笔生花,也许就是他从业报社当记者,时刻梦想的故事吧。
其实鲁老师旅游喜欢参观的是有历史价值的景观,他说今天我们去了池州杏花村,才知道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的出处与由来。原来清明时节的杏花村是在安徽池州,而非山西汾阳。池州杏花村志被收入《四库全书》,他说这是本次旅游的最大收获,以前一直以为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山西,这下可有的写了,就写写杏花村,作为这次出行的游记。
他倒是有了池州杏花村杜牧诗句由来的证据,因为他看到了杏花村志和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节选,还参观了杏花村的古戏台和三圣公像,所以他深信不疑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就在他正在参观的池州地界。再加上当地金牌导游的渲染与推断,都不必探究,此地的杏花村就是杜牧笔下牧童遥指的诗情画意中的那个村。
又一天的上午,他发来了照片,身罩一件透明的一次性雨衣,脚蹬鞋套,站在数级台阶之上,他说冒着大雨朝拜九华山身高99米的大佛。我问他淋雨了吗?他说浑身山下都湿透了。我的天啊,120人的老年团,最小的65岁,最大的92岁,全都淋了雨,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悲催了。
又一天,我问他今天好玩吗?他说今天上午我们在石台县游览了小九寨,下午去了蓬莱仙洞。该县是全国贫困县,又是富硒县,当年方志敏曾率领红军在此开辟红色政权皖赣基地,并在此县被逮捕。在蓬莱仙洞里,他与两位老军人合影,他站在中间,因为他最矮。右边是少将,左边是个大校,他上穿一件暗红色的T恤,下穿一条白色西裤,还真他妈帅。
他们还去了池州石台县大山村参观,这个偏僻山村,被誉为“仙人寓所”,村民普遍可达90多岁,它与陕西的紫阳、湖北恩施两个县并称为国内三大富硒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他给我发了关于硒的各种知识,我不感兴趣,因为我自认为身体里不缺。即使缺了,缺就缺呗,没啥了不起。
七绝芒种吾辈田间多看景家中坐享稻梁菽今时芒种谁忙种当为农人鼓与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