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一个汇集全世界篮球天赋的最高殿堂,里面的球星往往领着平凡人一辈子都无法赚到的薪水,但是在镁光灯后,想捧起这个饭碗,绝对没有你我想的那么容易。
2017年8月,退役的NBA球星Kobe在IG上po了一张自己赤裸上半身的照片,照片上清楚可见过去运动员时期的腹肌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肚腩与腰间的游泳圈。让人不禁惊呼,从2016年4月到2017年的8月,短短16个月,就让一名职业运动员花好几年雕塑的身材毁于一旦。
虽然已从球员生涯退役,但是科比不服输的个性依旧,当2017年年那张照片被PO出来后,他立刻说出「给我三十天」的霸气言论,随即删除贴文,换上一片黑幕,写上「曼巴模式」,而严以律己出了名的Kobe也确实在30天后实践了他的诺言,并没有向前辈Charles Barkley退休后体重就失速列车似的上扬,虽然以退休的时间来说这样比不准,但是相信科比应该是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无论花多久的时间健身,短时间的堕落就很有可能让身材功亏一篑。
但这一切也不是只有发生在退役球员的身上,现在正值NBA的暑假,许多NBA球员历经一整个赛季的紧绷,总会想在休赛季放纵一下,或着更有球员仗着自己的天赋才能,即使是赛季中依然毫无节制,最后导致篮球生涯被迫打折,而这也点出了本文想要谈的重点,职业球员的体重控制。
体重控制对比赛真的那么重要吗?
对于运动员来说,良好的体态将能让运动表现更上层楼,而NBA身为篮球的最高殿堂,运动员大多都有自己的一套体重控制准则,像一代控球Steve Nash就曾公开他的菜单,为了保持身材,纳什在他的菜单当中几乎去除掉所有的不当的脂肪,以适量的坚果和鸡胸肉代替蛋白质的摄取,并且表示从进入联盟后在赛季期间就这么吃,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自律与敬业,才能造就出两届MVP的伟大。
NBA当中因为体重管理不当而逐渐消失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最有名的也最常被人拿出来讲的就是Shawn Kemp。1996年,Kemp野兽派的球风搭配「手套」Gary Payton坐镇后场,创造出极具观赏性与战力的球风,让超音速拿下64胜,也为西雅图的球迷迎来一道曙光,毕竟在那个迈克尔乔丹统治的年代,能创下这样的佳绩实属不易。
然而,好景不长,1998年封馆期间,沉溺于酒精肯普身材大幅走样,虽然之后在骑士仍旧有一季场均20分的好表现,但他的宰制力已经不若以往,到了隔年,坎普体态大幅「走钟」,野兽的称呼逐渐从形容他的体能变成形容他的身材,之后来到拓荒者,失去赖以为生武器的肯普,平均不到7分的表现犹如一般替补,让人难以联想这位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曾是联盟炙手可热的全明星,而最后坎普也黯淡地消失在NBA的赛场上。
2001年,NBA高中跳级生风气正盛,由于当时的联盟正是由一个高中跳级生与一个禁区怪物所统治,因此不少球队都对高中生球员产生许多美好的憧憬,而芝加哥公牛队更Tyson Chandler与Eddy Curry两位高中跳级生,期待用他们的天赋帮助球队走出「后是其中最痴迷的乔丹时期」。
当年Chandler的模板被设定为是Kevin Garnett等级的全能长人,而Curry的模板则是被誉为是当时统治禁区的「大鲨鱼」Shaquille O'Neal,可想而知当初选到这两人的芝加哥球迷有多兴奋。
然而,此二人的天赋始终无法兑现成为球队的战绩,但Curry在公牛的最后一年打出16.1分的生涯次高的成绩,也让尼克愿意开给这位潜力无穷的年轻球员6年5600万的大合约。
可是签了肥约后,Eddy Curry并没有成为纽约的新希望,还因为毫无节制的饮食习惯与懒散的态度,导致体重开始急速扩张,而成绩与上场时间也开始急遽减少,甚至在尼克最后两年一共只打了10场比赛,之后在自由市场更是乏人问津。
2011年,试图复出的咖喱想要以不保障底薪加盟有夺冠机会的热火,还必须先将自己已经高达350磅(约158公斤)的体重减轻才有机会,虽然最后成功跟着热火拿到一枚冠军,但想想过去不少球迷对他的期待,还是令人不胜唏嘘。
既然提到曾被誉为是“大鲨鱼接班人之一”的Eddy Curry,那就来谈谈其模板Shaquille O'Neal,从进入联盟前就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但是不符合身形的灵活度与速度,让他俨然成为对手禁区的恶梦,而在魔术历经总冠军赛同为经典的大梦Hakeem Olajuwon洗礼后,急欲证明自己的奥尼尔加盟有着优良中锋培养体系的湖人,在几年的训练与培养下,奥尼尔的身材变得更厚实,更壮硕,且还拥有玲活动相较于同身材的球员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使得那些年湖人的比赛特别「无聊」,因为当球传到篮下,其他队的中锋只有犯规一途,如此可怕的条件搭配科比切入与外围射手群的发挥,三连霸自然水到渠成。
但是,尝过冠军果实的奥尼尔在心态上变得懒散,再加上本身就不算是以勤奋著称的球员,甚至以「天生神力何须练习」为由,在好莱坞过着拍广告,出唱片,上节目等五光十色的休赛季。
也是在此时,奥尼尔的体重也开始直线上升,原本练出的倒三角逐渐往腹部集中,随着年龄增长,调整回来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虽然之后来到热火时仍旧有余力 在禁区肆虐,但是到了太阳之后,硕大的身材拖慢了速度,也拖垮的当时太阳的进攻节奏以及Mike D'Antoni的乌纱帽,而之后的塞尔蒂克与骑士,体重问题也逐渐让奥尼尔力不从心,最后导致这两队皆问鼎失败。
平心而论,拿过4枚冠军戒的奥尼尔球员生涯确实比起Shawn Kemp和Eddy Curry来得顺遂,但是这也不禁让人有个疑问,如果当初对自己的体态更加要求,这位15届全明星,3度FMVP,8次入选联盟第一队的超级中锋,是不是能够将自己的成就推向更高的境界呢?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可能性,才不免为这位传奇中锋的生涯留下一丝的惋惜。
有个球员,虽然球风全面,也帮助所属球队拿下冠军,但是球团在与他谈续约时,却在合约里附带一个「重量条款」,也就是体重条款,表示只要他能在整季把体重控制在115公斤以下,就能获得50万美金的激励奖金,可见这位球员在体重控制上出了不少的问题。
这位球员,就是Boris Diaw。留着法国人血液的他也有着法国人浪漫的灵魂,对他而言,篮球是他讨生活的工具,但是工作之余,更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因此休赛季的他,喜欢到处上山下海,拍电影,品尝美食,美酒,甚至从他更衣室中的咖啡机就可以看出他他对于生活品质的讲究,但是这样的生活却也是造成他「发福」的主要原因。
不说不知道,2006年加盟太阳的迪奥,是球队全场折返跑最快的球员,当时6呎8吋,身手全面又极富机动力的他能从二号位打到四号位,是太阳队跑轰战的一枚活棋,之后被交易到山猫(今黄蜂),虽然略显福态,但可三可四的全能锋身手让他深受教练Larry Brown器重,是当年山猫能打进季后赛的重要推手,可是随着迪奥逐渐失控的体重,他的速度越来越慢,位置也逐渐往禁区移动.2011-2012球季,迪奥到山猫训练营报到时,整整比起2006年年肿了一圈,而他的成绩也跟着下滑到自06年来最差的6.4分,4.9篮板,也让决定重建的山猫将他裁掉。
就在面临生涯困境的时候,同乡的Tony Parker拉了他一把,将Diaw引荐至马刺,他的篮球智慧与全能球风与马刺不谋而合,唯一需要担忧的是他失控的体重,因此从2012加入马刺,总教练Gregg Popovich就曾在垃圾时间仍留他在场上,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多多运动,甚至如同前述,自合约中加上限制体重的激励奖金来诱使Diaw减肥,而体重回归水准的迪奥也在2014年的季后赛再次展现全能身手,纵使身高扛禁区仍嫌不足,但他的篮球智慧与可里可外的进攻成为马刺最好的串联点,他的外线能使对手的禁区球员不得不往外对,而当面对矮小的球员又能运用身材打进去,这样的优势,让迪奥成为季后赛禁区的活棋,也为当年击败雷霆,热火立下汗马功劳。但并不是所有球员都能这么幸运,有个球团愿意耐心地等他保持体态。
2012年,对塞尔蒂克来说是个难熬的一年,走了当年为球队抢下一冠的射手Ray Allen,年龄也终于让KG和Paul Pierce在漫长的赛季中略显疲态,但是 值得庆幸的是,当年绿衫军的后段选秀就有股新生代的势力展露头角,他便是由首轮21顺位选进来的Jared Sullinger。
这位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强力前锋,有着厚实的身材与灵活的身手,原本在前一年选秀就被预估有冲击前三顺位的实力,结果因为封馆选择在大学多打一年,缴出17.5分,9.2篮板,1.2助攻,1.2抄截,1.1阻攻,40%三分命中率的全能成绩,但因严重的背伤以及6呎9吋的尴尬身高才让他的选秀顺位一路下探,直到首轮末段才被绿衫军挑到。虽然因为受伤只打了45场比赛,但他在新秀年一直是在轮值名单的球员,并在有限的上场时间内缴出6.5分/5.9篮板的数据,让人不禁期盼他的未来。
而第二年随着球队的大换血,萨林杰也成为球队的中流砥柱,表现也跟着来到13.3分,8.1篮板,1.6助攻的大跃进,比大前锋灵活但又比小前锋厚实的萨林杰成为当年绿衫军攻城掠地中一枚颇为重要的轻装坦克,尽管当年塞尔蒂克并未闯进季后赛,但却让豆城球迷对这位潜力股无比期待。
但当初萨林杰的顺位之所以会从乐透区掉到首轮后段,除了影响球员生涯的背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失控的体重。
「人们不懂,一场比赛之后你会饿。而我通常会熬夜到很晚,一睡不着就想吃东西了。然而,最难燃烧的就是深夜的热量。」
就萨林杰自己的说法,每当比赛结束后更衣室内传出食物的香味时,他就会被吸引,这也使他一直就存在的体重问题越来越严重,曾经最胖时超过300磅(约莫136公斤),让球团不得不增加条款来约束他的体重。
但是增长的体重或多或少挤压了他的成长,在大部分新人理应爆发第三年,萨林杰只缴出了和前一年差不多的数据,再加上态度与场外风波,让他第四年虽然是挂名的先发,但是上场时间却来到新人年以来的新低,甚至在第四年结束后最后被绿衫军撤回报价,与猛龙签了一年短约。可在猛龙队却只打了11场比赛,季后即乏人问津,辗转流落到中国CBA打球,甚至只能当深圳马可波罗队的洋将Maciej Lampe受伤时期的备胎,令人不胜唏。
每个职业球员的饮食都是这么「无趣」吗?
前面提到的Nash就是一例,做为一个体能条件没有非裔球员来的出色的白人球员,拿下两届MVP的Steve Nash对自己的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除了蔬菜水果与白肉(鸡,鱼)以及坚果当零食外,为了避免有害的脂肪与糖类堆积,纳什基本上是不吃其他东西的。这样的坚持,19年来从不间断,这没有一定程度的决心与毅力是绝对做不到的。
Dwyane Wade曾经也是个在饮食上没在忌口的球员,但是当年过而立,为了让自己的运动生涯更长久,戒掉了自己喜欢的垃圾食物和含糖饮料,改以蔬菜沙拉与果汁代替,蛋白质则是从鸡蛋与鸡肉中获取。
Wade对于饮食习惯的改变抱持着正面的态度,而结果确实也反映在他的体脂上,近几年 Wade的体脂都没有超过4%,并且让他在接下来的6个赛季中仍能缴出18.8分,4.3篮板,4.4助攻的表现。
不只是Wade,就连他的好兄弟LeBron James也对饮食有着严格的控制,纵因在联盟被称为生化人,但LBJ在食物上也是相当要求,不仅曾表示自己已经将近7年没有吃猪肉,就为了避免摄取红肉,更在2014年宣布回克里夫兰后,连续67天不碰糖,奶制品和碳水化合物,只吃鱼肉,蔬菜和水果,就为了保持更好的体态。
饮食控制虽然辛苦,但是詹姆斯却甘之如饴,或许他也明白要能在年龄渐长之时继续保有竞争力,那么饮食的控制就是势在必行吧!
退役的传奇球星Tim Duncan在生涯晚期曾饱受膝盖伤势困扰,一方面是身体老化,而另一方面是因为联盟的进攻节奏越来越快,体重加上快速的移动让膝盖更容易超出负荷,因此为了让自己能继续为球队做出贡献,邓肯选择改变饮食,减掉9公斤的重量来减少膝盖的负担,而这样的做法也确实让他在移动力与耐战性上有所提升,成为帮助马刺再次攻顶的关键。
「我认为,身为职业球员,让自己随时保持在最佳状态,不仅仅是为了让生涯更长久,更是一种敬业的精神展现」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体重的维持对球员的运动生涯可说是至关重要。或许,当我们在称羡那些坐拥千万美金的球星时,也可以转念一想,他们为了留在这个赛场所付出的努力,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还大......
更多好文推荐请关注公众号:太子体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