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产
遗 产
现在年轻人普遍关心的是:父辈能给自己创造多好的物质条件?
如果有一天,父母永远离开我们,我们能从他们那里继承多少财富?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然而一直到我们这一代记事时起,在物质意义上一直都是比较贫乏的。但物质的贫乏,并未阻止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壮大。我们是靠什么生存和发展的?当然,是靠精神,靠我们伟大的文化。
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遗产,不是金山银山,而是愚公移山。 金山银山,总有用完的一天;愚公移山,从来没有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而是成为世世相传、代代共勉的经典。所以,我们打着小算盘,去盘点祖产,还不如翻开经典,多读几句祖训。
被誉为“天下无二裴”的中国河东裴氏家族,兴旺了2000余年,英才辈出,名流如云。去研究这个家族长盛不衰的秘诀,发现再简单不过,这就是世世代代都十分重视德育教化。裴氏的家庭教育十分出色,南朝裴子野出生后母亲病逝,他的祖母殷氏“柔明有文义,以章句授之”,裴子野年轻时就成为南齐武陵王左常侍,后来又编成史学《宋略》。
这和河东裴氏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不无关系,小小年纪,有此成就,神圣的母教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到今天,这个家族的故居裴柏村还保留了祖上特有的“挂旗”风俗,谁家的孩子出生,孩子的姥姥家要给孩子挂旗,将写有“济世栋梁”“自强不息”“建国英才”等话语的红绸布挂在大门楼中间,并将书写用的毛笔、砚台一并奉送,最后在大门两边栽种竹子,寓意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成为有才有德之人,以激励后世子孙。
从挂旗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教化子女的,都是大情大义、克己奉公,而不是怎么守财囤财,怎么设法过比别人更好的物质生活。 名震中外、后人中大家如云的江浙钱氏家族,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五代,其始祖钱镠功可倾国,皇上给他发了“免死牌”,这是当时的最高荣誉了。
可钱镠并不认为这份荣誉可以世世代代受用,去世之前,除了这块牌子,还留下了10条家训,核心内容是要后人积德聚才,信义为上,要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不可敛财囤富。
如果富裕了,要提携宗族,并拿出钱来赈济乡邻,兴办义塾,教化一方后生。“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勤俭为本,忠厚传家,轻财忠义,福泽乡梓,1000多年来是钱氏家族保持的初心。所以,这个家族历朝历代经得起风雨、荣辱、浮沉,始终保持着令人敬重的优秀基因。
一直到近现代,还出了钱玄同、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锺书、钱伟长等大科学家、文化大家,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钱氏家族的遗产“钱氏家训”也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宝贵文化财富。
德才兼备能长久,急功近利命脉弱。有一个词,用来形容“贝聿铭家族”,叫“百年望族”。为贝聿铭家族写传记的作家,一开始准备用“百年旺族”做标题,后来发现不如“百年望族”准确。
为什么?因为“旺”是一种“势”,而“望”是一种“脉”,说到底,是一种文化,对一个家族来说,是一种优秀的家风家德。传“脉”不传“势”,才是贝聿铭家族百年兴盛的秘诀。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件对自己、对子孙有意义的事,就是认真盘点和总结一下自己祖先的精神财富。自己终老的这一天,不仅仅是交给后人一本存折,更多的是让后人无法忘怀、永远受用的精神账本。
精神账本是不保守的,即便你和你家族的祖先没有多少值得铭记的德行,你完全可以从一些优秀家族,从整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里,直接撷取。你的子女,也许太过年轻,一时未必能像接到一本存折那样高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厚、世俗的磨砺,他总有一天会意识到精神账本的好处,并以此惠及他的下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