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6期“缝”专题活动。
美燕的手在颤抖,她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抓住那条围巾的。只记得张明那句“你非要这么无理取闹吗”像一把刀刺进心里,下一秒,撕裂声就响彻了整个客厅。
时间仿佛静止了。那条深灰色的羊绒围巾——去年冬天她精挑细选送他的生日礼物,意大利品牌,花了她小半个月工资——此刻正凄惨地裂开一道十厘米左右的口子,羊绒纤维在断裂处微微卷曲,像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
张明的眼神从愤怒转为惊愕,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摔门而出。
美燕瘫坐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抚过围巾的裂口。多像他们的婚姻啊,她苦涩地想,明明是最柔软的材料,却在情绪的失控下如此轻易就被撕裂。
第二天清晨,美燕在沙发上醒来,围巾还攥在手里。她看着那道裂口,后悔像潮水般涌来。不是后悔吵架,而是后悔自己失控的破坏。她翻箱倒柜找出多年不用的针线盒,决定要把它缝好。
“缝好了又能怎样?”她自言自语,“裂痕还是在的。”
针线在她手中显得格外笨拙。羊绒线太细,针眼太小,她试了几次都没能把线穿过去。终于穿好了线,第一针下去就歪了,第二针太紧,布料皱了起来。她想起昨晚自己那些伤人的话:“你从来就不在乎我的感受!”“跟你妈一个德行,自私自利!”每一句都像这歪斜的针脚,不仅没能缝合什么,反而造成了新的伤害。
门铃响了。是母亲,拎着一袋刚买的橘子。
“这是干什么呢?”母亲拿起围巾,一眼就看见了那道裂口,“怎么破成这样?”
美燕低声说了昨晚的争吵。
母亲摇摇头:“生气就生气,怎么还撕东西?你知道这羊绒围巾多贵吗?”
“我当时太生气了,控制不住...”
“控制不住?”母亲叹了口气,“你知道吗,婚姻里最重要的不是不吵架,而是吵架时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有些话像刀子,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了;有些东西撕破了,再怎么缝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美燕低下头,看着自己粗糙的针脚。
“你看你缝的,”母亲接过围巾,“针脚太乱,力度不均。羊绒要这样缝...”她拆掉美燕的线,重新穿针引线,“先从背面起针,用隐形的针法,线不能拉得太紧,也不能太松。要顺着它原本的纹理,一点一点来。”
美燕看着母亲的手灵巧地穿梭,那道裂口慢慢闭合,虽然仔细看还能看出痕迹,但已经不像刚才那样刺眼了。
“你外婆说过,好的织补不是掩盖裂缝,而是顺着布料原本的纹理,让它恢复强度和美观。”母亲一边缝一边说,“吵架也是这个道理。要顺着对方的性情来,不能硬碰硬。话要软着说,事要绕着办。”
“可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那就先停下来。”母亲打完结,咬断线头,“停下来,等气消了再说。你看这条围巾,如果你昨晚就缝,肯定缝得一塌糊涂。今天心情平静了,不就好多了?”
美燕接过缝好的围巾,抚摸着那道细细的痕迹,若有所思。
晚上张明回家时,手里捧着一束鲜花。他看上去疲惫而忐忑。
“对不起,我昨天话说重了。”他把花递给美燕,“我不该说你无理取闹。”
美燕接过花,轻声说:“我也不该撕围巾,还说那些伤人的话。”
她拿出缝好的围巾:“我试着缝了一下,但还是能看出来。”
张明接过围巾,手指轻轻抚过那道缝合处:“没关系,这样也很好。”
他们坐在沙发上,一时无言。
“我想了想,”张明终于开口,“我确实经常忽略你的感受。以后重要的日子,我会在手机里设提醒。”
美燕靠在他肩上:“我也不该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你工作忙,压力大,我应该多体谅你。”
“那我们约定,以后吵架,再生气也不能撕东西,不能说伤人的话?”
“好。”美燕点点头,“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就先停下来,等平静了再说。”
夜深了,美燕在书房里翻开她的“缝补记录本”,新写下一页:
“缝补记录:第十七年,围巾撕裂事件。裂口长度:十厘米。破坏原因:情绪失控。缝补方法:母亲教授的隐形针法。备注一:羊绒撕裂后再难完全复原,触摸时仍能感觉到痕迹。备注二:吵架时需要控制双手和舌头,有些破坏难以挽回。备注三:缝补需要耐心和技巧,既要顺着布料纹理,也要控制针线力度。”
回到卧室,张明已经睡去,那条缝补好的围巾整齐地叠放在床头柜上。美燕轻轻躺下,想起母亲临走前说的话:“婚姻啊,就是不断地撕裂和缝补。但只要还愿意拿起针线,这日子就还能过下去。”
月光下,她看见张明的眼角已经有了细密的皱纹。他们都不再年轻了,这条婚姻的围巾上也已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缝补痕迹。但今夜她忽然明白,真正的牢固不是从不破裂,而是每次缝补后,在裂痕处生长出的理解与包容。
又一道裂痕被缝上了。针脚或许不够完美,痕迹或许永远存在,但那又怎样?重要的是,他们还愿意为彼此拿起针线,还相信缝补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