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试着给话语留下空隙后来逐渐强迫思维就好了,话语中间意味深长的空白,逐步高升的探索。无谓被看见,更好的做自己是一定。那个空白才是应当修炼的部分,如呼吸之间、生死之间,活在当下,二者的中间才是“活着”。那么文本的空白便是文本的“活着”和存在。
存在是虚无的吗,除了自我还有更好的意识形态的兴趣吗。一个人没有自我肯定对于挖掘内在无心,表象倒显得成熟。别被假象迷惑。说的绝对点如果讨厌你的人挺多的,哪怕就算是你单方面的感觉,有可能他们兴趣点和你不同,也可能是不拥有稳固的自我。矮化无法解决问题,经历辩论后的分离才是至高无上。我和一个人讲的她做到了我也很开心,毕竟下一步就是我了。我喜欢让人先走一步,胆小也有,慎重也有。我提供的心理支持是给予,反正肯定不会是坑,支持后的分离会产生某种强迫性重复也未可知。后面上路的我明确了为何如此,自然清朗。同样,这样对待纯粹初我的人也是有的,用这个方式粉碎后来者的最初意识,成全了我也成就了他,没什么不好。学识加执行,感性理性需要做朋友,如男女关系,内在父母和孩童。这本身也是创造,我的体系还需要继续打磨。毕竟成为体系就不容易,开始我看不出,后来尝试了,就能够明晰的确如此。面对这样的写作者,内在是感激的。但执行者是我,我看不清她,便只好成了反面。这样才能二元消融,还有,当你离开是否回来就是你的决定,缘分由你而定。我是随心所欲的风,灵感是我的名字。爱情的幻想只是尘世渺小的梦,醒后描述醒的过程意即灵感。还有那些不可言说的情绪渲染,离开的不可惜,回来也无所谓。必须明白的是幻境背后和尽头的尽头。有什么。虚无的话,也需要一个正名。
我做到了。
讲述手法的时候手法在循环,有所保留的背后无所保留。说离开的人不想离开,留下的人渴望离开。不一定都是相反的,的确有可解规则。
了解会畅行无阻。
如果明确会被打扰和误解,就不要去。想去就去,尽量缩短时间。战胜逆反力是聪明你我一生克服的专题。后来,知道去了会怎样,不去不是孤独,得不到和不回应,都不孤独,去了鸡同鸭讲陷入混战才孤独,更可悲。有得有失的人,活进了内心的存在。不必交流,最后离开的上下左右都会归为一体。自我。超越一切,自我不能失去。爱情,事业,家庭,天地万物,找到自我才能说,无我,就是呼吸之间生死之间的存在。
自我本来是有的,忘了之后去找,找到了才知道原来我曾失去。最初的也不完全是有的。水至清无鱼,伪善不可取,面具亦如实。非暴力不抵抗像pua么,看工具用来做什么。儒家之道没错,错在对沉默过度的神化误读。说话就说有用的,做个观察者是长久之道。聆听,要么,结束谈话。突然结束可能不好,断不开的粘稠也不行。回想起断不开,害怕对方有情绪觉得可怜,其实根本不是,是有些时候那样的自己太可怜。先过自己这一关,不必了解心疼自己,这个方面不必同情自己。它会带来的麻烦就是与外界边界不清无法断开——你为人考虑的是希望被考虑的。变相通过给予索取,就算无意识这么做,终究要吃亏。要成长,忘了柔软的期待。它很美,但无用。
终究最后一次,通往未知的领悟。随时灵感的获取,终究最后一次,可能性们代替我也让我决心出行。那些无关的对话不要太多,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开始。就算不见,心底仍旧。还是不够明彻那是因为断开是断自己的期待,不是伤人。所以离开只是害怕太渴望某的回应,他人断开的,恰好也是某种刻意为之冷淡背后的火热被一瓢冷水泼墨的愤怒火焰。如同歌唱,阅读就是吟诵。
通过断开假性期待勾出他者真实目的。也可能不对,但基本都对。可以不回答,不创造或接手混乱。明确的对应,离开是断念,回来也是。离开的离开也是。再回来还是。我在祝你幸福,你也在祝我幸福。
有朝一日,不过无所谓。常在心中比见面来的简约便捷,人生至此,告别是永恒主题。终究不能对谁期待,反复创建真我,与真我握手归零。和即零。
那一年和他,就是这个感觉。现在能够描述出来了。时间是一体的,分裂的分离带来不实痛苦。
通过不停刺激回归某地并且不用负担责任。这个方法是好的,但也够折磨的。说到底都是自我的顿悟,能否说清,普遍人类孤独独活的共性。害怕不能解决问题,什么也不用怕。好好看着,人生如此,一条单行线,随时随地都会灰飞烟灭,尽量维护,尽力了就没有后悔。永不遗憾。
假性遗憾是悲伤的掩体。做到了,也会悲伤。相信你自己,每一刻你都用尽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