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七月半】

作者: 育婴坊夏威夷 | 来源:发表于2020-09-03 16:2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夏威夷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但是在有些地方,尤其以中國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

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稱謂,相對於中秋為八月半)。慶祝活動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個月。

客家人是如何過七月半的呢? 客家人自南遷後,承襲了中原遺風,各地均有過中元節的習俗。

在舊時,「七月半」是客家人的傳統民俗,更是一個重要歲時節日。「七月半」在客家地區是很講究的。

在此日各村各寨的鄉民們老少男女齊參與設壇祭鬼神。各村寨的人們扛著「公王」游村串戶,鑼鼓喧天,彩旗飄揚,一路把「公王」迎進村裡。

客家文化有許多風俗習慣,記得小時候過年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接下來就是中秋節。但是在我們家鄉中元節一樣非常重要。做各種不同的美食祭拜祖先們。

每到「七月半」,寧都各家各戶都比較忙,上午一般要寫好包皮(即包裹冥衣信錢的,有固定寫法的草紙),宰殺鴨子,且要把鴨血沾於包皮中先人的名字上(相傳這是讓鴨子帶路,游過奈河,把冥衣信錢送到先人面前)。

但切忌把鴨血沾在陽人的名字上,否則是有血光之災的。下午則要把芭蕉米餜包好、蒸熟。

據說,中元吃芭蕉米餜是因為撕去的芭蕉葉可以讓先人在陰間有更多的衣服穿。中元祭祖最講究的就是包皮的寫法了。

一般農村都是請村上有學問、懂風俗的老人代寫。祭祀一般在七月十五的黃昏時分,準備好冥衣信錢、香燭鞭炮、牲酒茶飯、芭蕉米餜等,於門前空地上,對著先人墓葬的方向,點香燭,燒信錢,放鞭炮,作揖祭拜,遙想親人。

祭祀之人一般是家中子孫,女人是不靠邊的。「七月半」,小孩子這一天要把衣服反過來穿,不能去山上,等等。比较有特色的食物:七層糕和團其。

圖片來之贛州家里——炒米餜 圖片來之寧都親戚家——黃米餜 圖片來之贛州家里——煎米餜

     

相关文章

  • 【客家七月半】

    今天是夏威夷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但是在有些地方,尤其以中國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

  • 封号与祭祀(七圣夫人、七星娘娘)

    七星娘娘,分布更广泛,多见于闽南、客家,他地也多见如海南祀典的七星圣娘庙。 广东梅州客家有童谣《七星姑》。客家地区...

  • 古文 | 张岱《西湖七月半》赏析

    【正文】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

  • 自己养菜菜

    张岱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唯看看七月半之人。如今呢,房价贵,房租涨,七月半一无可看,唯看看七月半之猪。 二师兄...

  • 张岱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 《西湖七月半》赏读

    西湖七月半 〔明〕張岱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

  • 中元节

    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 很小时候,每逢七月半,妈妈都会给我们说一遍。 七月半是鬼节,小时...

  • 七月半

    家里的长辈说今天是七月半,我所理解的七月半是七月一半,所以应该是七月十五才是七月半吗?虽然好奇,但是没有去问为什...

  • 七月半

    立秋才一星期,就七月半了。 在家乡,七月半是鬼的节日。父亲去世后,每年的七月半,都是由母亲记着。母亲那天煞黑总是来...

  • 月下之人,月上心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家七月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co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