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小说并无历史实据,而是经过当地民间传闻改编而成,本小说讲述的是清中晚期民初西安的一个县城的故事,当时土匪猖獗站山为王使得曾经一座繁华的的县城变的无人问津,清朝晚期的腐败和不堪一击的能力使得土匪无所畏惧滥杀无辜,百姓苦不堪言不得不被迫迁移。
历史简介:古汉中府,佛坪厅(现西安市周至县佛坪厅故城(俗称老县城)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厚畛子乡老县城村,海拔1800米,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250米,是清代厅城遗址。佛坪厅设立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属汉中府。设立初期,呈现繁荣景象,辖区内人口最多近3万人。但因20世纪初土匪肆虐,民国十五年,厅治迁至现今的佛坪县址。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匪患猖獗,居民逃徙,建筑失修,道路渐阻,曾繁华一时的佛坪厅城被湮没在幽谷老林之中而鲜为人知。)
现状遗存年代大致为清道光初年至1926年,包括有城墙、城门、衙署遗址、荣聚站、文庙遗址、城隍庙遗址、佛爷庙遗址、八角形佛塔(通体以汉白玉石料雕凿而成),散存文物有白石柱础150个,白石雕花门墩10对,白石狮一对,白石雕三龙戏珠神道石刻两块,白石碑12通,雕像7尊,白条石和建筑部件多块以及城内外原道路系统、水系和地下埋藏物等未知遗存。遗址较完整地保留了19世纪二十年代清代晚期中国北方山区厅城的规模、形制。城墙保存较完好,城内建筑布局均通过统一安排,各种机构齐全,反映出不同类型建筑在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外观形式等方面的特点,是集中展现该地区建筑物面貌的珍贵遗存,也是清代厅城建设的重要实例,对于清代晚期中国北方山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城市史、建筑史、科技史、艺术史等领域以及考古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老县城遗址处在秦岭山脉的谷地之中,使得遗址受到了气候特征、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自然风蚀、雨侵、水融、温差等成为对遗址造成破坏的最主要因素。周至县佛坪厅旧城文管所所长田清梅说,厅城中绝大多数建筑物的屋顶均已不存,仅存基址,大多数基址已无法辨认平面布局与外观形态,少数建筑基址残留条石基础、柱础等构件。城墙墙体、城门等遗址均存有深度、宽度不等、方向不一的裂缝,城墙也存在断裂、崩塌现象。所有厅城遗址表面、遗存碑石、雕刻都存在严重的消蚀现象。建筑遗址中木结构梁架失稳、倾斜。遗址表面表皮有剥落。
佛坪厅故城始建于1825年废弃于1926年,于1996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