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小禾
"什么时候见个面吧。"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
到底是什么时候?
很多人信口说出的,
不负责任的一句话就是
"什么时候"。
这是《某一天》里的一段文字,看到时颇有感触。
在如今这个带着浮躁又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都用不较真的心态去应对周遭。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一些话往往只是出于礼貌或者只是敷衍,慢慢的这些字句被默认为社交用语,因为一般情况下,大家说完之后就会忘记。
许久不见的朋友因有事通电话,总会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聚聚吃个饭吧!”
前男友想前女友时会撩着说:“什么时候一起再去那个餐厅一起吃饭吧!”
忙碌时接到妈妈问候电话的时候会说:“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带您出去吃大餐!”
也许,除了前任撩人大家会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完全可以不用实现。其他几个场景说出的邀请或承诺,都是人之常情。说出的时候对方感到温暖,也在那一刻拉进彼此的距离。但却有许多人不会当真,仅仅是说说而已,你听听就好,这是礼貌性的社交。因此,朋友间,甚至家人间的这种单纯相约吃饭的承诺我想十有八九也是很难实现的。
当下,大家都开始把这些邀约承诺当做是一种客套一张空头支票甚至是一种应付!尽管这其中会有诸多原因,工作忙,没时间,相隔甚远,约不到。等等。
然而,对于听者有意来说,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爽约行为:给了对方一个承诺,而刚好他/她记在心上了,都在等着这个没有确定日子的“什么时候”:朋友好久没见,我到时候要穿什么衣服去见好;他/她约我吃饭耶还是老地方,那是不是有复合的可能;孩子要带我去吃好吃的。好期待!
然而现实是你仅仅只是表达了一句空头话,于是,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你已经真的伤到了对方。也许你会认为在这当下的环境中这样的节奏的奔波中,这样的对话,真的只是一个礼貌用语一种客套。但我想说的是,这也是一种期盼一份真诚一个承诺!
我想我们都应该慢下来,认真对待我们说出的每句话。假如你是真的想念朋友,是真的想一起吃饭,那么就应该把“那个时候”改成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假如你没有这样的倾向,那么可以用问候的方式来完成你心里预期的社交,而不是用还有承诺性的语言。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否是当成说说而已还是真的有所期盼。
我们更应该放慢脚步,多与家人相聚,带爸爸妈妈出去看看世界品尝各地特色。我们不应该抱着哄哄的态度对待他们,更不能用所谓的社交去敷衍!
不负责任的言语说出口很容易,因为不必也不会去完成,这样不放在心上会让你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圆滑,越来越不能取信于人!我想,我们应该踏实的对自己的言行释放更多的诚信,那么,我们也将会收获更多的以诚相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