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记载:一个年轻人拜一位老船工为师,学习划船,一开始老船工并没有教他怎样划船,而是教他先学会游泳。徒弟不敢有意见,于是乖乖地学习游泳,这一练就是半年。终于有一天,徒弟练得不耐烦了,就问:”师傅,我是来跟你学划船的,可你却一天到晚让我学游泳,这是为何呢?”师傅回答说:”你要想划船,就得先学会游泳。道理在于: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以专心致志地去划船。这样去学,船能划得好吗?”徒弟顿悟,于是潜心学好游泳再学划船,很快他就成了一名划船的好手。可见,游泳尽管在划船上不一定直接派上用场,但它却能让我们不担忧,能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甚至还会事半功倍,这就是有备无患的价值。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比如,吴王夫差,他继父登位之初,励精图治,大败勾践,使吴国达到鼎盛。在位后期,生活奢华无度,贪图安逸,吴国被越王勾践灭掉,夫差自缢。陈后主陈叔宝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当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后南陈被隋所灭。南唐后主李煜,尚奢侈、好声色,沉迷于诗词书画,音律歌舞,不事朝政,后被北宋所灭。又比如,魏征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正是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勾践卧薪尝胆、范蠡辅佐国君复国,然而就在范蠡政治生涯的巅峰时刻,他却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毅然辞别了勾践,泛舟五湖,全身而退。历史证明,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

明代思想家朱伯庐的《治家格言》中说:“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在这方面,今天也有许多的成功人士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比如,微软比尔·盖茨:“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迈克尔.戴尔说:“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来,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被人干掉。”正是因为他们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才有如今微软、戴尔的辉煌成就。还比如,海尔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华为任正非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联想柳传志说:“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正是他们时时意识到自己有竞争,才会提前准备,也正是由于这个理念造就了海尔、华为、联想打不倒的传奇。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书-说命中》云:“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是的,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单位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单位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

墨子说:“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很优秀,不可一世。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你还在为你现在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别人早已摘到了你梦寐以求的草莓。当然,时时保持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弱点,危机意识能够帮助你在发挥个人长处的基础上改善自身的弱点和弊病,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也不是意味着杞人忧天,更不是要过多的担心不可能存在的危机,而是要将主要精神放在切合实际的挑战中去,努力研究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争取进步最大化,发展最大化。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它可以时刻警醒你注意身边的威胁和挑战,时刻以高度警觉的态度面对竞争,面对人生;它可以不断鞭策你细致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在探寻发展规律的同时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同时,可以增强你的信心,提高你面对挫折和逆境能冷静处理难题的勇气和能力,如太阳那般激起你对待生活的热情。在危机中求生存,树立危机意识,不断推动自身前进发展,你的人生将更加稳定和开阔,更加丰富和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