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与学问无关

作者: 甘露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6-03 12:52 被阅读59次

香严禅师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百丈死后,他去参见沩山灵佑,沩山灵佑是百丈禅师的大弟子。

沩山问他:“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的聪明伶俐处,但用这种方式了解禅道,必会产生理智和概念的把握,这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也许你已经了悟禅道,你说一说,生死根本也就是父母未生你时的根本给我听听。”

这样一问,香严不知所答。

回到自己的房间,香严将平日看过的文章、先师语录的笔记,从头找一遍,可是找不出一句可对答的话。于是再回到沩山处求他说破。

但沩山却说:“我的确没有什么东西教你,如果我这样做,你以后会笑我骂我。并且我能教你的东西,是我的东西而不是你的东西。”

香严感到失望并觉得大师兄对他不好,最后决心烧毁那无助于精神福乐的文字,并且决心从这世界上完全退隐下来,去过一种依照佛徒戒行的简单孤独生活。他说:“既然佛法这么难于领会,而向别人求教的机会又这么少,学佛法有什么用呢?今后我要做一个行脚僧,免得役使心神。”

于是他辞别沩山,在南阳国师慧忠禅师墓旁筑庐而居。

有一天,当他除草扫地抛掷瓦砾击竹发声时,忽然省悟。沩山提出的问题,现在很清楚了,他无限喜悦。现在才了解沩山当日没有为他说破的恩典。因为如果当日沩山对他说破,就不会有此刻的事发生了。

下面是他在省悟后立刻作的偈颂。从这首偈颂中,我们可以了解他对于悟道的观念:

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

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

身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

咸言上上机。

香严禅师为什么有那么高深的学问而仍不能悟道?因为,学问与悟道无关。甚至,学问越深,离道越远。学问是理智的,而禅是超越理智的。因此,在学问上下功夫,犹如缘木求鱼,一无所得。所以,香严禅师后来放弃了学问,回到了日常生活,正是活生生的生活之音(瓦砾击竹)才使他顿悟。

由于禅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所以只有在我们把握活生生的事实时才有禅。如果诉诸理智是直接来自于生活,那么,这种诉诸理智也是实际的活生生的。否则,任何文学上的成就或理论上的分析都不能用在参禅上面。

相关文章

  • 悟道与学问无关

    香严禅师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百丈死后,他去参见沩山灵佑,沩山灵佑是百丈禅师的大弟子。 沩山问他:“听说你在百丈先...

  • 呵成

    甩钩 上钩拉钩 脱钩 隐身 沉默一气呵成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与其它无关 与爱更无关

  • 金刚经说什么

    听闻正法果然需要大福德的人,这个福德和财富无关,和相貌无关,和事业无关,只和你的心有关。 悟道居然可以这么法喜...

  • 什么是教养

    什么是教养 古诗云:“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一个人的教养与学问无关,人可以没学问,但不能没教养。 生...

  • 开悟得道与水到渠成

    开悟得道是学佛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但是,参禅悟道与世间学问用功特点迥然不同,不是死使劲或乱用功就能解...

  • 教养

    古诗云:“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一个人的教养与学问无关,人可以没学问,但不能没教养。 生活中总有些人...

  • 谈写诗填词(三十六)

    诗词与学问是否渊博无关 文/韦江海 读古人诗词佳作,如“白日依山尽”“红豆生南国”“举头望明月”⋯⋯,可谓妇孺皆知...

  • 五一

    财富与劳动无关 劳动与劳动节无关 劳动节与五一无关 五一与月亮湾无关 月亮湾与风筝无关 风筝与风无关 风与我无关

  • 闲话“行者”

    顾名思义,“行者”,就是走路,与武松无关。 走路,也就是散步,别小看了,里面大有学问。 大哲学家康德,由于体弱多病...

  • 【原创|诗歌】窗外的凝想

    文|蓝鸟爸爸 窗外 一个诗意的名词 与岁月无关 与尘世无关 与繁华无关 与喧嚣无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道与学问无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hc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