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在偏远山村教学点的最基层的教师,在我这个教学点,除了我以外都是年龄在55岁至60岁的将近退休的老教师。我所在的这个环境相对封闭,学校仅有一台电脑,但这台电脑有时会抛锚,上网的网线由于山区条件所限,有时也会抛锚。这台电脑除了处理学校公务上的文件上传下达之外,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在用。其他老师因为不太会操作电脑,也就不怎么上网。但由于我教两个班的语文,课特别多,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上课,所以上网学习的时间也不是太多。
2017年的9月,接乡中心校的通知,让我参加乡村青年教师公益计划培训。我综合考虑电脑的健康状态,怕耽误我的培训学习,所以就慎重决定,用我的手机学习培训。对于网上培训学习我并不陌生,因为以前曾参加过好几次国培,和河南省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培训,以及三门峡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所以自己有一定的网络学习基础,但通过乡村青年教师公益计划培训,特制是青椒培训这个平台的多次听讲学习,我感觉这个网络培训平台与以前的网络培训平台不太一样:
“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稳定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针对乡村青年教师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乡村教育公益领域的现状,借鉴了国际上“集合影响力”理念,联合教育部门及各机构发挥各自所长,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乡村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助其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旨在过互联网+的方式助力乡村教育精准脱贫,为中国乡村教师成长、为乡村教育的底部攻坚提供大规模、低成本、高效能的解决方案。青椒培训学习这个平台每次专家讲课以后的课后提问和互动交流的环节非常好。
通过这个平台的学习,我的学习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形成了一个观念,也就是互江青椒培训平台的所提倡的观念:
作为一名教师,时代在发展,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答案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所说的———‘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所以我们今天的老师若不面向未来终身学习,将误人子弟,会被时代所淘汰。
通过丁道勇教授的课,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学好和灵活运用好教育原理。通过听王菲老师的课,我知道在基层乡村教师也能利用互联网把世界上优质的教育资源运用到乡村学生的课堂上。从朱旭东教授的授课中,我找到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自信。在钱志亮老师的启发下,我充分认识到走近儿童心灵的重要性。通过听张洁老师的课,使我讲课吐字用气轻松了许多,声音变得更有魅力……
通过青椒学习之旅,使我有幸听到许多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的讲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他们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我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学习惯都得到了更新和改变,参加青椒培训学习,就如同给我这偏僻小山村教学点的教师打开一扇通向世界顶尖教育知识的一扇奇妙的“窗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