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励志好文心灵之约
花了5年时间观察了177位富人和128位穷人,告诉我们成功者最重

花了5年时间观察了177位富人和128位穷人,告诉我们成功者最重

作者: 诗之源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22:46 被阅读7265次

花了5年时间观察了177位富人和128位穷人,告诉我们成功者最重要的5大习惯

大家应该都知道二八法则,即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财富。我们都希望成为20%中的一员,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在80%的区间里挣扎。

对于那20%的人的成功,一向是我们好奇且津津乐道的,美国作家托马斯·科里就带着这样的好奇,花了整整5年时间,观察并拜访了177位富人和128位穷人,对比他们的生活方式。

他将这些经历写进了他创作的《富有的习惯》一书中,并总结出了一系列普通人和富豪之间,最为不同的5大习惯。

第一,坚持早起

80%的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他们会更倾向于把这段时间,用于学习和强化与他们事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浏览一些行业信息,阅读一些专业书籍。

乔布斯生前就习惯早起,他通常早晨6:00左右开始一天的工作。乔布斯曾向库克讲述了自己在1999年那段时间的生活,他说,“我每天早晨6:00起床,在孩子们起床之前工作一会儿,孩子们起来之后,我陪他们一起吃早餐、做功课,然后再看着他们去上学,之后我也得动身去上班了,这样算来,我早上在家能工作大约一个半到两个小时。”

潘石屹每天4:00起床,然后看报,6:00开始晨跑,8:00前开始工作。从微博上看,潘石屹几乎每天都晨跑5公里,这让他精力充沛的面对一整天的工作。

早起让他们能有更清醒的头脑,来思考今天一整天的行程安排,甚至做出一些合理的调整。早起也让他们能够很大程度的避开诸如堵车等环境因素,让他们有条不紊的开始全天的工作。

他们把时间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他们都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第二,坚持阅读

富人更愿意学习,而不是娱乐,因为他们对于新知识总有危机感。

根据统计,88%的富人每天至少会阅读30分钟,内容以自学和自我提升类阅读为主。在他们的书单里:名人传记、个人修养提升以及历史类的书籍都是必读的。

“股神”巴菲特,每天有80%的时间都在阅读,他曾在出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活动时表示,成功秘诀是“每日阅读500页”。

FACEBOOK总裁马克·扎克伯格2015年在网上发布了他的年度挑战,目标是每两周读完一本书。

为了践行自己每两周读一本书的誓言,他甚至专门在脸书上设立了一个公共页面——“年度之书”(A Year of Books)。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三个月读六十本书,平均一天半一本,身为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即将开会的间隙,他也不忘拿出一本书细细品读。

李嘉诚,14岁时跟随父母逃难来到香港,中途一度辍学,但在创业成功之后,他从没有落下阅读的习惯,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我晚上一定会看书。如果我有一个小时,即使是睡不够、迟睡,我一样会看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从上述这些坚持阅读的富豪里,我们更认清一个道理,富有不仅仅在于物质,还在于精神。

所以,真正忙得不可开交的大佬们都能挤出时间来读书,而刷着抖音,抱怨着自己工作一事无成的人,赶紧醒醒吧。

第三,更有规划


马云的伯乐,软银的创始人孙正义,就是一个对自己非常有规划的人。

他在19岁就给自己定下长达50年的目标:

在19岁时,就制定了一个“人生50年规划”:

20多岁的时候,正式开创事业、扬名立业的大好时光;

30多岁的时候,至少要赚到1000亿日元;

40岁的时候,一决胜负,为干出一番大事业,开始出击;

50多岁的时候,成就大业;

60多岁,交棒给下任管理者。

这样的规划是不是看上去很眼熟?在20岁刚出头的时候,我们几乎都畅想过这样的未来,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呢?

有的人因为困难退缩,有的人发现所走的路并不适合自己,但是在孙正义身上则不然,他清楚自己想做的,也遭遇过许多困难,说服过东芝和富士通的合作,拿到过夏普的融资,瞄准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最终成果斐然。

孙正义的职业规划也许不能被复制,但是给自己的职业定下规划的理念,应该被更多人所借鉴。

第四,坚持锻炼


老话里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功人士身上肩负的企业的责任,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下,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扛不住的。

76%的富人坚持每天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让人看起来更加有活力,也让他们的思路更清晰。

国内的商业大佬中,热爱运动的就不在少数,搜狐的创始人张朝阳把跑步当做“一种信仰”,万科的董事王石,同样出了名的极限运动爱好者,一度登上珠峰。

李嘉诚90岁高龄才正式退休,得益于他一直坚持运动,他每天早上至少要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球,享受运动的同时,也保持了健康。

马云热爱太极,甚至为了推广太极,在去年双十一主演了微电影《功守道》,一波跨界玩得666,江湖人送新外号:马大师。

合理的运动在他们的成功里不可或缺。

第五,发展人脉


从一个人的朋友圈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成就,因为,人只会跟自己处在同一频率上的人一起共事。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拍卖总能吸引很多人重金只求一顿饭,因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和行业大佬结识的机会,这能帮助他们打开自己的圈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开阔眼界,解决自身的问题。

同样的,像乌镇互联网大会的一桌饭局上,马云、李彦宏、刘强东,一个个国内商业巨头觥筹交错之间,相谈甚欢,这就是他们的人际交往,是他们的圈子。

维护自己的关系网是成功人士们的必修课,譬如:

参与或运营商业组织、非营利性或贸易组织;

联系重要的人,和他们聊天,维持良好的关系;

在重要的人过生日时,向他们送上祝福。

交到更多的朋友,就意味着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更有机会获取资源。

成功并非易事,很多成功人士也并非天生就“生在终点线”上的人,但是他们身上的那些好习惯最终加快了他们的成功。

正如科里所言:“如果你养成了他们拥有的那些日常习惯,就等于在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而且那条路只会通往一个地方——充满机遇、成就、财富、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这样的成功,但放下手机,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总不难吧?一点点做起,从平凡的80%中脱颖而出,是迟早的事。

相关文章

  • 花了5年时间观察了177位富人和128位穷人,告诉我们成功者最重

    花了5年时间观察了177位富人和128位穷人,告诉我们成功者最重要的5大习惯 大家应该都知道二八法则,即世界上20...

  •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

    《富爸爸,穷爸爸》告诉我们富人和穷人的差异在于思维的不同,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捎不留神就会被时代抛弃。穷人的思...

  • 走向财务自由第24天:成为-做-拥有

    《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书籍没有细讲如何致富,但是却从思想深处告诉我们富人和穷人到底有哪些区别?今天看到书中提...

  • 像富人一样进行思考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是什么?难道穷人就是天生穷,富人就是天生富?我们除了“仇富”,还能干什么?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到底...

  • 《穷爸爸和富爸爸》Day 2 刘桃美~大作业

    刚开始读穷爸爸和富爸爸,被他的反差思维震撼到了,穷人和富人的思维,决定了我们是有钱还是没有钱。 穷人的思维是好好读...

  • 赚钱这项游戏要怎么玩?

    我们经常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是穷人不够努力吗?并不是,富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财富思维的不同。...

  • 11 穷人思维(一):花大量时间省小钱

    穷人和富人最重要的区别并非在于口袋而是脑袋,二者不同的时间观决定了二者最终的财富值。典型的穷人思维就是花大量的时间...

  • 互联网时代,不要在说赚不到钱了

    为什么有穷人和富人,穷有穷的原因,富有富的原因,那么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呢,穷人是不是一辈子只能做穷人呢?当然不是了,...

  • 贪的下场

    这是一个关于穷人和富人的故事。 说,从前,有一个穷人和富人——穷人穷的叮当响,富人富得直流油 。 由于年代久远,他...

  • 穷人思维VS富人思维

    穷人和富人到底哪里不同? 提到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我们也都自然联想到罗伯特・清崎的《穷爸爸与富爸爸》,里边提到从没...

网友评论

  • 岁月不败良人:同感是早起很有必要,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晚上要陪孩子作业沟通早睡,那么就应该早起,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 書野晓:有道可取
  • visitor009:差人脉了
  • a374ae053997: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 6bc77b3dccf6:我intp 核心是逻辑思维 主干是触类旁通 天马行空的思想,散发的念头,混沌面团的认知与理念。缺的是层次的站位
  • 橙子CC:早起/阅读/运动/规划/人脉
  • 龙月妈妈要成长:A year of books 是图书之年啊
    年度之书应该是book of the year
  • 我的故事有点儿怪:- -……草根想成功必须得有运气。就算是神来了也不好使,运气不好…先不谈机遇不机遇,就是上头看你不顺眼,你就不行。其次应该是坚持吧……什么读书看报锻炼……说白了这些没用,一点用都没有。坚持才是有用的,至于坚持神马……
  • 无盐有点言:分享了
  • 蒙面失明:“每日阅读五百页。”五百页,至少五六十万字,相当于一本长篇小说的字数,他如果每天不开会不炒股吃饭睡觉时间在压缩倒是有可能。

本文标题:花了5年时间观察了177位富人和128位穷人,告诉我们成功者最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qx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