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半大孩子,泡在游戏坊的不说,与学校断联的也渐有在增。他们浑然不觉,自己已在停止向前寻路。
进取的古代人都饱含忧患意识。“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是渴望认识世界、走向外界天地的青涩念想。
今天的孩子衣暖食饱,生长在父母设计好的美好蓝图中,却生发不出创一番事业、打一片天下的雄心壮志。
不知愁滋味是其表象,不识家庭为自己博取的岁月静好、安逸躺平,是“愁无可愁”的原生病所在。
家长爱怪手机网络害了孩子,却不反思智能手段不过是通信载体、游戏平台、娱乐工具,思维和思想才是人主宰世界的“符咒”“魔法”。
有数据说,人的教育成败64%源于家庭教育,25%归于学校教育,11%由社会教育负责。那是不是说,家长是该给孩子输入一点“愁教”了?
这种“愁”不是乡愁、情愁,而是谋生之“愁”、争光之“愁”,一句话,安身立命的“愁思”要贯注学习成长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