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界读书日:求求你别再把阅读搞成行为艺术了

世界读书日:求求你别再把阅读搞成行为艺术了

作者: 我是古尧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4:03 被阅读0次

01

不知你有没有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让你推荐书,问到书里讲了什么的时候,你脑子顿时一片空白,场面一度尴尬。

从前读的许多课外书,除了把那长串的书单如数家珍之外,看过的书,真的只是看过了,啥也没记住。

用古典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别人一说都看过,只好感叹,你讲得真好。”

朋友调侃我说:“你这是行为艺术式阅读。”

我虽然不服气,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有行为艺术的性质在。

想起从前在微信阅读看书,最有仪式感的瞬间,就是把书看到最后一页,标记读完的时候。读完一本书之后,以为自己学到了知识,开心了一整天,结果人家一问书里说了什么,却哑口无言。

当我在过度追求“书的数量”享受“读完”的快感时,好像忘记了一开始读书的目的。

读书到底是想要把书看完,还是想要提高认知,把书中的思维逻辑运用到自己的脑子?

衡量阅读的效果,从来都不是“书的数量”,而是思考和认知的提升。如果只是把阅读行为和阅读数量当做阅读本身,不注重阅读思考,那你的阅读只能被称为一种行为艺术。

02

行为艺术式阅读,其实是有很大的弊端。它让人养成一种思维习惯,以为把书看完了,知识就自己跑到脑子里了。

我们会沉溺于知道的幻觉。

认知神经科学家Frank Keil 提出一个概念:「解释性深度错觉」

什么意思呢?

它是指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知识量,自以为掌握了许多常识,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知道的、懂得的、了解的,远远低于自己的想象。

为了让你更好的理解,给你举个相关学者研究的例子。

你肯定知道拉链长什么样子吧?那么你不看实物,画图画描述拉链的每一个部件和工作原理。你可以做到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让你用语言描述出拉链的工作原理,也许你会有一个大概模糊的印象:「我大概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首先一拉,它就把两边顶开,然后……」

但当你要准确地叙述时,你发现对这件东西实际上并不了解。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了解很多,但是一旦让我们用细节去解释时,才会意识到我们所知甚少。

行为艺术式阅读也是这样:

刚读完一本书时,好像记住了很多知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印象。当被问到书里都讲了什么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

很多同学常问:“为什么读的书,很容易就忘了?”

用解释性深度错觉来解释就是:你可能不是忘了,你是压根就没记住啊!

03

那么问题来了,读书是为了记住知识吗?

其实不是,读书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提升认知,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

李善友说:“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如果只是记住知识,于我们而言只是信息的堆砌。事实上,知识很多,你根本就记不住。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提到一个概念——「知识晶体」

所谓知识晶体,就是一些结构性的东西,它不是一些碎片,而是一个框架、一个思维模型。这些思维模型决定了一个人的专业程度,决定了在你的脑子里到底能不能把碎片知识利用起来。

我们读书得到的信息,如果不把它思考加工整合,结成知识晶体,即使看过也想不起来,记起来却说不出来。

这是为什么我们读完书之后,很难逻辑清晰地把书中的内容描述出来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就来说说怎么提高阅读效率,让我们的知识结成晶体,避免行为艺术式的阅读模式。

一、「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确实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但,具体要怎么写呢?这里不得不搬出欢喜老师提出的——“见感思行”

“所谓的“见感思行”其实是一套思维框架,是一个从客观→主观→思考→行动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内化书中的知识。”

那么我们怎样把“见感思行”应用在阅读上呢?比如我们在书上看到一段比较触动的话,可以按照这四个步骤做。

见:在不曲解愿意,不延伸的原则下,如实记录书中的内容,最好用自己的话讲述。

感:记录的文字,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情绪,比如喜怒哀乐、惊讶、感动、鼓舞、沮丧、恐惧等情绪反应,把它写下来。

思:接下来是思考,找其它知识和这个知识之间的联系,细想一下有没有另外一个观点或者故事表达的内容与【见】的部分相关。

行:经过你的所见、所感、所思,你的某方面认知已经产生改变,这种改变会指导你在现实生活中作出什么行动?

《逻辑思维》60秒语音,其实就是按照见感思行的模板进行的。

这样做虽然有点麻烦,需要我们去思考,并且理清思路写下来。

但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都记下来,而是找出书中你最有感触,最能触发你思考的点,把它理解透。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书中得到经过思考内化了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需要注意的是:【思】这一步很重要,它是建立知识晶体的重要步骤,知识不是孤立的,我们要通过思考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萃取知识晶体。

二、「以教代学」

相信很多人学都听说过费曼学习法吧。

它的流程:

费曼学习法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的复述循环,把知识讲给别人听。

运用在阅读上就是:把书中的观点,尝试用自己的话说给别人听,或写出来给别人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理清自己的思路,这样的阅读效率是最高的。

比如我现在写的文章,是我看过的书里的知识,经过我的筛选、整合、思考、形成写作思路,最后写成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得不把其中的一些概念搞清楚,思考它们的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逻辑。

阅读本身是一个被动的学习方式,但是经过我这系列的活动,我把它变成了主动的学习,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了。

如果你不想动笔,还有一个方法。

在看完书之后,合上书本,看看自己能把书中的一些你有感触的点,复述到什么程度。翻开,合上,翻开,合上,在不断的复述中,让知识巩固在我们的脑子里。

好啦,两个方法,一定要试试啊,会有所收获的。

不多说了,我要写我的见感思行去了,要不然下次和朋友见面又要挨批,说我读书是搞行为艺术。

今日福利:

大家好啊,我是古尧。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在公众号【我是古尧】搞了个小活动:

评论区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籍,并写出理由。评论点赞数前三名,请你喝可乐(5.2元红包,聊表心意)

截止时间:4月24日,21点。

欢迎各位简书朋友去参加哈。

相关文章

  • 世界读书日:求求你别再把阅读搞成行为艺术了

    01 不知你有没有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让你推荐书,问到书里讲了什么的时候,你脑子顿时一片空白,场面一度尴尬。 从前...

  • 汝南县:深入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我国的全民阅读日。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可...

  • 王智飞:读书日书单推荐|36本大师之作,助你成为赚钱高手。

    世界读书日 无国界阅读 阅读全世界 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

  • 求你别怂了

    为什么别人都在往不同的方向追逐、进步,而我还在原地踏步,只会读书,什么都不会,还不是学霸,成绩又不是最好,也不聪明...

  • 求你们了,别

    自从国家最高层发话,表示支持民营企业以来。这些从成立就面临各种吃拿卡要的民营企业,一夜之间,转换了身份。就好像那灰...

  • 自拍杆

    这是你拍的第几张啦? 别纠结发朋友圈用哪个啦! 闭着眼睛随意选, 每一张都美上天。 求你了,我的姑奶奶。 别再把我...

  • ——倾我所有去生活

    #自律使我自由# #2019.02.18.Day.32# 【日更】日记一篇。 【阅读】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

  • 她运用这4个高效阅读方法,做到了一年读书200本!

    前天是423世界读书日,是果妈阅读成立以来的第4个世界读书日。既然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就讲讲和阅读相关的主题。 我从...

  • 重生——复仇

    预告 “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求…求你了,我什么都会给...你!”他在一旁冷笑道:“呵,蠢女人,别妄想了。” (脚...

  • 世界读书日:我们还有必要读书吗?

    1.何为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百度了一下,官方的说: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读书日:求求你别再把阅读搞成行为艺术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xa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