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专家解读常见动物“致命”细节 抓紧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吧

专家解读常见动物“致命”细节 抓紧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吧

作者: 小安说 | 来源:发表于2020-11-04 14:09 被阅读0次

2014年,青岛一大学生被海蜇蜇伤抢救无效去世;2018年,江苏一家三口被蜱虫咬伤,两人丧命;2020年,一女子在景区被蚂蚁叮咬致心脏骤停……被蚂蚁咬一口你会就医吗?许多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甚至有可能“致命”的问题。

医生介绍,事实上,动物致伤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我国动物致伤的现状为高致伤率、高致病率、高并发症率、高致死率。

上个月,一部由全国200多位专家联合编撰的《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发布,这是我国动物致伤诊疗领域的首部专著。

被流浪狗舔舐伤口

30余天后发病去世

行医多年,医生见过不少动物致伤,却因不了解、不重视未及时就医导致的悲剧。

2011年夏天,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病人。19岁的男孩坐在诊室里滔滔不绝地自言自语,样子非常亢奋。时而狂呼,时而叫骂,口水喷涌而出,洒得到处都是。

出诊的大夫一问,原来这个男孩是从其他医院转诊过来的,在餐厅当厨师的他突发“精神病”,不可自控地折腾、闹事,被同事们送到了医院。医生们一评估,发现他精神正常,只是神经兴奋,看不出是什么问题,于是建议他转诊。

正当医生们感到奇怪,探讨病情时,发现,这位病人目光闪躲,不停逃避跟医生的眼神接触。恐惧、兴奋、拖涎……医生立刻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狂犬病的症状吗!

经询问,原来,在这位病人工作的餐厅附近,有流浪狗觅食。身为厨师的男孩时常对这些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小动物心怀恻隐,有了多余的食材、剩饭,会拿到后门喂给流浪狗。一个多月前,手上有伤口的他在喂食过程中,无意间被流浪狗舔舐了伤口。不是被咬伤,他也就没在意。没想到时隔三十几天,竟然狂犬病发。

确诊后,男孩转诊地坛医院,3天后离开了人世。“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存在感染风险,一定要尽早处理伤口、根据需要应用被动免疫制剂以及按照流程注射疫苗。如果在暴露时立即启动规范的处置措施,是完全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时隔近十年,这件事仍然让他感到沉痛和惋惜。

在日常工作之余,他与同行们共同开发了一个“全国狂犬病门诊地图”。打开“狂犬病预防门诊”微信公众号,长按识别“全国门诊”的二维码,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离你最近的5个救治门诊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十年来,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稳步下降。2007年全国报告狂犬病致死数3300例,位居世界第二位;到了去年,全国死亡数为289例,下降比例超过九成。他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不到200例。“我国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正打开新局面,‘2030年消除犬传人的狂犬病’的目标是有希望实现的。”

被母鹅叨中后颈部

突然“中邪”

去年,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突然发生抽搐,全身肌肉僵硬,张不开嘴导致吃饭困难。当地医生查不出病因,没法确诊,有些束手无策。

医生认为这位患者的症状很像是破伤风,但要确诊还需找到患者致病的原因。经询问,原来,患者家里养了一只看家护院的大鹅,刚刚孵出了一窝小鹅。在护理幼鹅的过程中,患者被护崽心切的母鹅“叨”中了后颈部,造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伤口。由于伤情并不严重,患者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事情发生后的第9天,老太太却突然发生了各种家人看来“中邪”一般的症状。

“破伤风其实是一种中毒性疾病,动物嘴里很可能携带破伤风杆菌,一旦发生感染,它就会在伤口‘发芽’繁殖、分泌毒素。”当地医生为患者清理伤口,并注射抗毒素中和掉身体里的病毒,采用支持治疗保证患者代谢掉已经进入中枢神经的毒素。两周后,患者治愈出院了。

“事实上,破伤风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复杂。但由于种种原因,极易造成误诊、漏诊。”在王传林的推动下,2018年5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正式成立。今年9月,首部《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出炉。

这份《规范》涉及20多类常见动物,包括犬、蜈蚣、马陆、水蛭、蚂蚁、海蜇、胡蜂、蛇、猴、马、猫、啮齿动物、蜱、禽类、石头鱼、蝎子、雪貂、蜘蛛、猪、毒隐翅虫、SPF级实验动物等的致伤预防、救治等诊治规范。

预防中最重要的措施是远离

翻看这份《规范》,许多闻所未闻的内容令人惊叹,也提醒着人类面对大自然应保持的敬畏之心。

“目前我国尚无每年猴咬伤发生的确切统计,猴咬伤除可造成一般细菌感染、破伤风外,还可能将狂犬病毒、猴B病毒,甚至某些未知病毒传染给人类……”在《猴咬伤诊治规范》中就列举了这样一种几乎不为人知,却足以致命的“杀手”——B病毒。

医生介绍,B病毒是病毒性人畜共通传染病,属疱疹病毒科,亚洲地区的猕猴是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人类如果被感染猿猴咬伤、抓伤,会引发B病毒症。“可怕的是,虽然同为灵长类‘近亲’,但人猴毕竟有别。这种病毒在猕猴体内仅会引起单纯口腔疱疹,而一旦被人类感染,在经过两天到一个月的潜伏期后,受伤部位就会出现疱疹样水泡,且伴随麻痹及脑神经疾病出现。”

这种主要经由被感染的猕猴咬伤及抓伤传染给人类的疾病致死率高达70%以上,“死里逃生”者将终身伴随严重的脑损伤。“虽然目前的研究看来人类对B病毒的易感性是相当低的,且近十年内国内也没有患病的相关报道,但就其严重性来说是足以敲响警钟的。”

呼吁景区加强管理,对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游客的野生动物进行传染病筛查。同时他也指出,对于野生动物致伤,预防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远离。

诊治规范将推广

《规范》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组织全国各地50多家单位和200多名专家,历时近三年时间编撰而成,其间也先后在数十家医疗机构试点推行。而一个离奇“迷案”的破解,正是这份《规范》发挥巨大作用的小小“特写”。

去年9月,山东青岛,一个自称“被黄鼠狼咬伤”的年轻小伙儿,深夜两点来到医院。进了医院就出现了休克,经会诊被送进了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医生检查了他的受伤部位——左足,发现肿胀不明显,有两个浅浅的小印儿。经过实验室检查,又发现病人肝肾功能都被破坏,加上眼睑下垂,医生们认为这应该是中毒的表现。

虽然怀疑是被当地蝮蛇咬伤,但由于病人此时十分清醒,并一口咬定是“黄鼠狼”咬伤的,疾病的确诊一度陷入“谜团”。病情危急,诊治容不得延误,主诊的大夫拿出《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参看《蛇咬伤诊治规范》中确诊的相关条件,完全吻合。

正在此时,病人的家属也打来电话,他们在家里发现一条小小的蝮蛇!医生当即做出蝮蛇咬伤的中毒诊断,为病人注射了抗蝮蛇蛇毒血清。依照《规范》对症支持治疗,没几天,病人就痊愈出院了。

原来,在病人居住的村子周围,时常有黄鼠狼出没。“案发”当晚,黄鼠狼和蛇同时进入了病人家的小院儿。午夜时分,起床上厕所的病人正好碰到了院子里的黄鼠狼,二者都吓了一跳。惊慌失措中,病人踩到了地上的毒蛇,却误认为中了“黄鼠狼”的毒。

《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即将由团体标准上升到行业规范,在全国医院推行。“相信到那时,全国动物伤害的诊疗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来源:创新医学网

相关文章

  • 专家解读常见动物“致命”细节 抓紧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吧

    2014年,青岛一大学生被海蜇蜇伤抢救无效去世;2018年,江苏一家三口被蜱虫咬伤,两人丧命;2020年,一女子在...

  • 身边这些常见的“致命杀手”

    智慧侠家庭教育讲堂 近日一则令人极为心痛的新闻刷爆朋友圈: 可令人心痛的是,姐妹俩的遗体,先后在失踪海域被发现……...

  • 珍惜身边的朋友,家人

    晚安

  • 07072022《茅台是怎样酿成的》第226/ 500本 【佳庆

    07072022《茅台是怎样酿成的》第226/ 500本 【佳庆方舟读书】总结:细节管理专家全面解读茅台品质,品牌...

  • 是不是腺样体肥大呢

    昨晚我没睡好,这会儿真困。 抓紧记一下吧,周六看专家号能流利告诉症状。 壮壮是过敏体质,小时候对奶粉过敏,需要喝水...

  • 如果没法因为自己而活

    如果没法因为自己活着 那就看看身边的人吧 看看身边的人吧 为家人活 为朋友们活 还是要努力的去活着啊 努力的活着 ...

  • 面试官不会告诉你的致命细节

    最近扎堆面试实习生,一段时间同一个经历多就很容易对这个事情有感悟。所以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在面试过程中容易留下不好...

  • 致命的 沟通细节

    当我们感知彼此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时,通常我们的亲密关系已经处在衰败的过程中了。曾经的信任和沟通被敌意和冷漠所代替,这...

  • 2019-02-27

    浓具乡情的家乡狗 狗是陪伴在我们身边最长时间的动物朋友,亦是一位家人,无时无刻待在身边,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我也...

  • 抓紧身边的人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家解读常见动物“致命”细节 抓紧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dg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