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国学与教练系列7:君子之道费而隐

国学与教练系列7:君子之道费而隐

作者: 格致教练蒋海涛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06:19 被阅读0次

我们继续来读《中庸》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隐”是指道体幽隐难现。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

“费”字比较难以理解,从下文“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来看,应当指的是日常生活的杂乱零碎。有句话“道在恒常日用中”,说的就是大道之”费“的一面。

朱熹注,“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

道体幽隐,大家都容易接受。道用广大,散布于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我们道理上可以理解,情感上往往不能接受。我们感觉生活中很多无意义的事情,就是情感上不接受这些事情也是道的显现。

庄子深知人们的心理,他的教学方法很特别。

《庄子·知北游》记载: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东郭子想着“道”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一定存在于高大上的事物里头吧,庄子故意打击他的这种念头,说“道”在小蚂蚁里(动物之最卑微者)。东郭子表示不理解,庄子又说道在杂草里(植物之最卑微者)。东郭子以为庄子在逗他玩呢,结果庄子越说越low,从动物到植物,从有生命到无生命,最后到了人人嫌弃的大小便。

不要笑话东郭子,我们都是东郭子。我们渴望诗和远方,而厌弃当下的生活,不就是东郭子的思维吗。把工作当成必要代价,用工作的苦逼来换取工作之外的快乐,不也是东郭子的思维吗。无视当下的机会,空想未来的美好,不还是东郭子的思维吗。

我们似乎忘掉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只有一个人生(life),工作,家庭,社交都是这个人生展开的道场,Work-Life Balance不是把工作和家庭放在天平两边称量,而是在每一个事情里,每一个当下都要平衡。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E·弗兰克尔说,不要去抽象地追问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每一件小事情中,生命借助每一件事情向我们提出了问题: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如何附着在这件事上的。每一道题都是必答题,千万件事情所汇聚的意义之流就是我们生命整体的意义。

教练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逃避(其实每个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逃避当下的挑战和困难,不敢面对自己,不敢面对未知。当情绪生起的时候,宁愿把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幻想再一次开门的时候问题会自动消失掉。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素隐“,有的文本叫”索隐“,是指坐而论道的人,钻到象牙塔里去搞思辨考据的人。”行怪“是指行为怪异,放浪形骸那一类的人。在孔子看来,这些人都在逃避,当然这是比较高级的逃避,是指逃避知识精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孔子不愿意逃避,他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

《钻石途径》的作者阿玛斯说过,灵修是一个精致的避难所,起码大部分人开始进来时抱有这样的念头。带着这样的念头修行只会增长我慢,吸一口“仙气”可能会让你当下感觉好一些,然而终归还是要回到生活中,逃不是办法。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在哪里修道?就在人群中修道,如果非要跑到深山里才能修道,那你就是“为道而远人”,恐怕你就走偏了,你修的不是真正的“道”。

禅宗有句话,“不破初关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我虽然不能领略这样的境界,但我能体会到大师们是不支持远离人群去修行的。破不了初关,你连入山的资格都没有。南怀瑾先生说,“破初关”就是“明心见性”的意思。

这还是在点醒我们,不要逃避,要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惨淡中看出欢喜来,从惨淡中变出欢喜来。

有一个人在家里过得不顺心,想要到外面就寻找人生的真谛。听人说观世音菩萨很灵的,于是去找观世音菩萨,但不知道菩萨在哪里,长什么样。一个老者告诉他说,“你往回走,见了一个反穿衣服倒穿鞋的人,那就是菩萨。”

那人听了,就信心十足地往回走。一路走一路求,也没见到这样子装扮的菩萨。精疲力竭,心想是不是被骗了。一抬头,到家了,心里非常窝火,咚咚地踹家门。妈妈一听是儿子回来了,半夜里慌慌张张地爬起来,反穿衣服倒穿鞋子就来开门。

家就是道场,妈妈就是菩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怎么样才是不逃避呢?就是付诸行动。但不是按照老旧的套路行动,而是变换一下,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这正是教练的工作,教练就是帮助来访者看清现实,鼓足勇气,设计行动,在行与知的循环中反复迭代升华。

教练如果不能促发行动,就是在制造另一个避难所。

延伸阅读:《国学与教练系列8:反身而诚》

相关文章

  • 国学与教练系列7:君子之道费而隐

    我们继续来读《中庸》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 《中庸》学习笔记‖第13课 君子之道费而隐

    第十三课 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yǔ]知[zhī]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

  • 中庸-22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 概要: 费而隐:广大无涯而又深微精妙,隐:精微,奥妙。君子之道,广大深微。 把细小的事情做...

  • 2018-04-27

    以行践言学《四书》——《中庸》篇064 【君子之道费而隐。】 道,中庸之道,费,用之广,隐,体之微 君子之道,有体...

  • 君子之道费而隐

    君子之道无所在无所不在,看不见不代表他没有!这个道?密云悟禅师讲这句话,震古烁今,古今以来没有:“具足凡夫法凡夫不...

  • 中庸每日一句2月26日运承

    【原文】第十二章 费而隐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

  • #华与华书房#早读四书《中庸》【13】门槛低,道行深

    【君子之道费而隐。】 费,是用之广。隐,是体之微。中庸之道,有体有用,其用广大而无穷,其体则精微而不可见也。 【夫...

  • 《中庸》句解第五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

  • 《中庸第十二章》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

  • 朱子劝人们都做君子,做君子应该做到哪些呢?(二)

    朱子劝人们做君子之二。 在第十二章“知物”中,朱子直接了当地告诉人们做君子。 朱子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语大,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与教练系列7:君子之道费而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el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