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用户:
1.无健身基础,不懂标准动作的小白用户
2.无大块时间,只有碎片化时间的上班族
3.缺少器械及运动场所的用户
4.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记录的健身族 -
使用场景:
1.健身小白用户,想开始健身
2.时间碎片化的上班族,在休息时或下班后希望运动预防疾病
3.不想外出,希望在家里健身 -
用户需求和痛点:
1.健身房没有私教指导,不知道如何安全正确地开始健身
2.网上攻略太多,不知道哪个靠谱,练了之后没有效果
3.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健身房,家里又没有器械 -
核心功能:
1.使用图片和视频制作成健身内容,用标准的动作演示和精确的语言描述带小白用户快速入门
2.请了权威的健身专家来制作内容,确保健身计划是科学的,减少用户选择内容的时间成本
3.根据用户场景(大块时间、碎片时间)、健身目的(塑形、减脂)、有无器械编排、各特定肌群制定各种训练计划,随时随地都可完成健身训练 -
产品卖点与亮点:
1.量体裁衣,多种健身训练供用户选择。训练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各种器械和阶段健身目标组合编排,适用各种的健身场景。
2.视频同步训练,记录训练数据。全程视频同步教学,让用户跟着视频一步步运动,且记录了卡路里、整体训练流程数据等。
3.允许用户记录并分享健身成果,让用户即可收获赞赏又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健身看起来不再那么孤单。 -
商业模式
1.目前的盈利模式是:向无器械健身的用户,售卖健身的辅助小型器械。
2.收入端:总收入 = 客户数量 * 客单价 * 重复购买率。
3.成本端:总成本 = 健身教练成本 + 视频制作成本 + 线下活动成本。
4.总的来看,收入不高,成本也不高,因此盈利难说是否丰厚,可能就是勉强维持团队的水平。在没有更好的盈利模式出来前,keep也难说活得更好。
5.预测一下keep往后的商业模式,可能是向小白用户推荐周边的健身馆或合作售卖健身房会员卡、对接有健身经验的业余教练和健身用户。 -
竞品对比:
Keep(iOS,v3.4.0) VS 硬派健身(iOS,v1.1.8)
1.战略层
keep更多面向的是上班族和小白用户,而硬派健身定位的是有一定基础的健身用户,门槛相对keep来说更高。keep主要解决的痛点是用户的健康和职业病等易预防易达成的目标,硬派则是针对用户进一步塑形和健美的需求给予解决,解决了非小白用户对身体形态精益求精的痛点。
2.范围层
keep的流程简单,模块切分合理,非常顺畅;硬派则是较为臃肿,各模块间有重合也有缺失,用户常不知道自己处在哪个位置,流程也不够简短明晰,易被中途打断。
3.结构层
keep与硬派的信息架构设计中,最大的不同是keep会根据用户场景和特点建议训练计划,或者是让用户选择现成的不用二次加工的计划;而硬派则是藏着很多零散的要点和计划,等待用户主动拼凑适合自身的整块计划。keep的方式门槛低,但不利于用户拓展;硬派的方式门槛高,小白用户易流失,但适合重度用户自身拓展。
4.框架层
keep和硬派采用了常见的卡片式,keep的页面主次明了(如每个训练计划的内页);而硬派则页面臃肿,元素过多难分请主次(如添加【我的计划】页面),且不提供默认值,比着用户选来选去,非常不友好。
5.表现层
keep的用户体验完爆硬派,硬派连个基础的网络服务都做不好,keep的细节则抠的很舒服。keep的视觉焦点很清晰,每次只有一个,硬派则要想想来想去才能明白要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