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的营销受到公司规模和客户量级的影响相对较大。
公司规模实在小的时候,市场销售不分家。产品需求,营销话术,内容推广,线索收集转化都让sales一波流了。不是不想有营销,业务量在那,客户数能一眼望到底,养太多人会是负担。
公司长大一些了,也就有了marketing的位置。
起初,To B Marketing的重心是支持金牌销售卖产品。销售导向,要啥给啥。Marketer们可以说:我做不到。但没有人会真的想听你“做不到”的理由。
随着业务量的上升曲线,金牌销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支持谁,怎么支持,Marketer们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怎样找到更好、更多的产品来让组织继续活下去,成了To B marketing的新重心。这个阶段产品经理(PM)的角色开始变得重要。PM一定要懂技术,PM的想法会直接影响运营同事的资源分配,而现在常说的市场策略 Strat,大多是GM脑子里一个朦胧的概念,它会时不时的冒出来一些,可又总有些部分是模糊不清的。
产品基本定型了,又有机会开始想如何扩大用户,去市场上抢更大的蛋糕了。既然知道广而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要累死人的,To B Marketers 开始在产品维度之外给市场分区画块,搞起了Mekko矩阵,这时候的To B marketing讲究 STP(营销学中营销战略三要素)_百度百科。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ing)、目标市场(Market Targeting)、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是构成公司营销战略的核心三要素,被称为STP营销。(我之前服务的公司是按照用户所在行业划分细分市场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很多维度,这个划分方法不同公司间区别会很大。)于是,在产品经理之外又出现了可以横跨多个产品种类的XX细分市场经理。个人感觉他们有些像产品市场经理_百度百科
对产品熟悉,了解产品原理、方法、用途、形式、当前情况等等方面,这个层次的标志是你知道如何来维护产品的正常发展;
知道谁是竞争对手,彼此的优劣各在哪里,然后对产品进行有目的有把握改进和提升,这个层次的标志是你可以在测试和实践中让产品良性发展;
明白产品的目标客户是谁,做和不做这个产品有什么不同,什么是这个产品核心竞争力等等
知道怎样掐住用户痛点设计和他们的互动话术,所谓 CTA (Call to action)
需要记住的事儿太多了,人脑容量有限,还是得借助工具。听说CRM系统脑子特别好使,引得大部分To B企业纷纷上线。
PMM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 产品市场经理多了, 做运营的小伙伴开始头疼。PMM梦想一大把,运营同事的资源、精力,关键是财力(预算)就这么多。先做谁,后做谁,给谁不给谁,这个挠头的问题绕了一大圈还是没甩掉。一个让 To B Marketer们老远听起来就皱眉的名词上线ROI(投资回报率)_百度百科。
如何定义ROI、怎么衡量ROI、如何保证ROI 三座大山经常压得 To B marketer们喘不过气,还好CRM 进阶到了能够前入社会(SCRM),后接订单(ERP),中间还实现了关键的 leads tracking 和 leads score 功能,否则真是要死翘翘了…… 对 To B marketer来说,把这一套活干下去用起来的动力,无外是通路理顺了,ROI大佬也就浮出水面了。真正支持了销售额增长的report才是美美的,和PM、PMM、Sales用同一套大伙儿都能看懂的数据说话,才能让他们无话可说!
到这,To B Marketer 们自己认为干的风生水起,在GM那也不过是些小情小调。格局大的人不能只埋头走路,需要找到最好的方向,避免走弯路,公司更是如此。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战略”,是帮着GM搞清楚Ta原先头脑里还模糊的想法。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我们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该做什么,而不是凭着谁的一己之力说:我想做什么。。。
一晃又快2点了,关机睡觉。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禁主张 Missjin19,与市场策划、品牌管理、市场运营工作者交流 To B Marketing 营销心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