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沉浸式学习,像她这样,有什么学不成的?

沉浸式学习,像她这样,有什么学不成的?

作者: 潇潇雨声 | 来源:发表于2025-10-13 09:56 被阅读0次

01

上一篇我们讲到香菱虽不是学霸,却是《红楼梦》中最好学的一个,一进大观园她就拜黛玉为师,那么香菱是如何学习的?她有没有作出好诗呢?

用现代的话讲,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进入了沉浸式学习。那黛玉是如何指导香菱学诗的呢?

从书里的一些情节来推测,香菱最初在宝钗的感染之下,应该读过一些历代名家的诗书。因无人专门教导,最初的她比较喜欢陆游等人那些格式化的诗句。

黛玉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然后推荐她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的诗做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等人的诗一看,香菱又是极聪明的,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先拿了王维的书给香菱,并让她只看有红圈的,都是黛玉选好的,有一首读一首。香菱拿了诗,回到蘅芜苑,香菱就进入了沉浸式学习状态。什么事都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香菱是沉浸于读诗,酣畅于诗意,不知有睡意啊!

02

很快,香菱便来还书了,凡是黛玉红圈选的她都读了,要换杜甫的诗。沉浸式学习效率果然高!黛玉便要考她,问记住了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便谈起了王维诗歌的妙处: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然后举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烟如何是直的,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着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还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馀”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然后还讲起了自己亲眼所见的一幕景色。“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香菱读诗,并不是机械式记忆,而是沉浸式读,读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感受和经历,难怪她能领略到诗的妙处。她的精彩讲述,吸引了前来的探春和宝玉,也都入座听她讲诗。

宝玉听了赞她:“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大观园得海棠诗社应该是香菱心里羡慕已久的东西,心向往之的目标,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以为探春打趣她。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个‘上孤烟’好,你还不知道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看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递与香菱。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黛玉真算的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以此也可以看出她所崇尚的诗歌境界——淡而现成,不刻意雕琢,看似平淡,想去景色犹如在眼前一样现成。

宝玉探春等都说不必再读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所以香菱就央求黛玉出个题目。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你竟做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哪几个字去。”

03

香菱听了,喜的拿诗回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她整个人都沉浸于读诗、作诗中,才会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啊!

先是做了一首拿给黛玉看,黛玉评价,“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第一次作诗,因为措辞不雅被老师否定,要丢开重做。香菱并没有气馁,而是沉浸式思考该怎么措辞。从黛玉那默默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功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她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做呢。”

宝玉对此更是盛赞感叹:“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她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宝钗笑道:“你能够像她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宝钗是不放弃任何劝宝玉走仕途的机会,宝玉对科举仕途没有兴趣,所以不答话。

香菱作了第二首,兴兴头头地又往黛玉那边去了,众人都跟了去。黛玉这次的评价是:“自然算难为她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黛玉真算是严师了,更是诲人不倦,作诗意思要有,措辞要雅,因为过于粗俗的词句就会使诗歌少了韵味;但又不能过于穿凿雕琢,淡而现成方是诗歌的最高境界。

香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探春笑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香菱沉浸于作诗无法自拔了,别人说什么她都以为是在说作诗。宝钗说她成诗魔了。

老天不负香菱的苦心,终于让她在梦中得到灵感;写出了一首颇有水准的咏月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梦中得诗,本是戏言。但于人类思维的特征来讲,却并非曹雪芹完全凭空的艺术想象,这叫“灵感思维”。灵感思维的发挥,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此人天资聪颖;二是此人勤奋用心。这两点香菱都符合,香菱正是因为整个生命都沉浸在作诗的状态中,她才会在梦中得句啊!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正是此类天资不凡且勤奋用心的优秀女子,精华欲掩料应难,正是香菱本人的真是写照。故而,她在领悟做诗的过程中,悟性极高,经黛玉一点即通。

如果我们能够像她这样沉浸式学习,有什么学不成的呢?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

宝钗不看重自己的诗才,也不看重香菱在诗歌上的兴致与智慧。在她眼里,香菱原本就有些呆头呆脑,跟黛玉学诗之后,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黛玉是大观园里的首席诗人,她看重自己的诗才,也珍视香菱诗歌方面的智慧。香菱喜爱诗歌,因此黛玉见香菱搬进园子里来,自是欢喜。在她眼里香菱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具有作诗的潜质,她极具耐心地引导香菱,让香菱果然做出好的诗。在诗的国度里,黛玉无疑是香菱的引领者。

可以说,香菱入园作诗,是这个“平生遭际实堪伤”的女子一生中最美的时光,这一情节也让读者心里得到了些许欣慰。也让悲剧的效果更加强烈,如此一个充满诗意的美好的女子却遭受到那样的不堪的待遇,悲惨的命运,让读者禁不住要流下心疼的眼泪。

相关文章

  • 沉浸式学习

    怎么样才能沉浸式学习,为什么我只能沉浸式玩手机? 他们沉浸式回家,沉浸式学习,沉浸式生活,总之,都能够沉浸进去。而...

  • 让“沉浸式学习”发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有感

    搜索“沉浸式学习”这个当下流行的词语,可以看到这样的定义:沉浸式学习(ImmersiveLearning)...

  • 随笔|沉浸式**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甚至是玩游戏,都需要专注。现在叫做沉浸式**,沉浸式学习、沉浸式工作、沉浸式游戏等等。 当你完...

  • 沉浸式学习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什么叫做沉浸式学习,沉浸式学习跟观光式学习是对应的。因此,樊登老师用旅游来给大家做了以下的对比。...

  • 沉浸

    沉浸两字,有一意,即全神贯注于。 日常经常会听到沉浸式体验,沉浸式学习等,所谓沉浸式,是最高的等级。 就如同“众里...

  • 上官芷凝——《社群学习》读书笔记40

    第二节 新兴社群学习形式 1.沉浸式学习——社群学习创新典范:沉浸式光影读书会 (1)沉浸式商业发展阶段 A.沉浸...

  • 时间积存的生活

    爱生活其实还是源于爱自己和家人 因为爱生活 所以愿意耐心面对生活 沉浸式除尘 沉浸式整理收纳 沉浸式烹饪 沉浸式学...

  • 沉浸式学习

    核心思想 要一头扎进去,不建立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绝不出来,原因是如果没建立起比较好的知识网络,东拼西凑的记忆极容...

  • 沉浸式学习

    最近参加小王子老师的微商学院,沉浸式学习这个团队的运营方式,打通我们在社群运营方向上的卡点。本周我所在的群有财富精...

  • 沉浸式学习

    今天阅读了《读懂一本书》这本书。文章介绍作者“上大学的时候学的那些电工学、电路、C语言,你说我学了吗?全学了,我C...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浸式学习,像她这样,有什么学不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pb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