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受,远胜过讲道理

感受,远胜过讲道理

作者: 怂在冷风中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22:48 被阅读18次

寒假和女朋友一起旅行了十天,绝大部分的时光都是甜蜜而幸福的,只是说我们会因为一个问题反复闹小矛盾——她太磨蹭了。她每次出门前都要花很多时间收拾打理,慢慢悠悠一点儿也不着急,还会时不时拿出一个小物件问我可不可爱。而我却坐在床上焦急地等着,直到实在沉不下气。

“好不容易出来玩,多去外面走走肯定比呆在酒店价值高呀!”

~“你跟我爸一样,他也是这么说的。”

这样反反复复几次以后,我意识到这是很难改变的,也就试着接受她,提前做好没多少时间出去玩的准备,就不会吵架了。

回到家后,我挺自豪地把我的解决方案跟爸爸说了。他想了想,说他感受到我其实并不情愿这么做,我只是强迫我自己去接受,而不是去感受,去理解。

“你觉得在外面价值高,但那只是你觉得啊,她可能不觉得呀,她就是觉得在酒店舒服,只要跟你一起就开心,就是想体验躺在异国他乡的酒店里的感觉呢?熊,少一些判断,多去用心感受哦。”

父亲的这一提醒,让我又一次看见了自己的问题。我总是用头脑层面的道理去分析对错,却从不去感受别人内在的苦楚。


“一个只讲道理的人必然容易活在分裂里,因为凡是道理,都容易有对错,都容易沉浸在理所当然的对错思维里,当然都是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坚持的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或者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就是错的,所以时常会陷入到和人争对错的的局面里。不光这样,当面对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更棘手的问题场面时,对错思维很明显会暴露弊端,因为既然涉及到复杂,就不可能是谁对谁错这么简单。

具有对错思维的人还很容易对事和人进行评判,所以只讲道理的人对自己和对他人都容易有很多不接纳,他们在说“应该怎么怎么样”,即十分常见的应该思维,总是在给自己和别人提要求,而完全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和别人,他们无法把人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整合起来,因此会很分裂,严重的人,可能会陷入偏执之中。

一个只讲道理的人也是最容易发生强迫行为的人,因为只关注道理,信奉“应该”法则,当这种道理和应该跟自己的感受冲突时,他们一味采用的是压抑自己的感受,或者让自己的感受让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由此,构成强迫。

通过强迫的方式让自己做事的人,体验不到自己做事的乐趣,容易陷入到机械和麻木里,有时这种强迫过多,还会引起当事人大量的内心冲突——那些被我们压抑的情绪情感正通过潜意识的方式来表达抗争。”


那么,我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或者说,这样做一直给我带了什么好处呢?

后来我从一篇心理学公众号看到,解释说因为小时候我通过遵守这些道理、要求,来获取父母的爱和认可,来确认自己是个没问题的孩子,这是我确认我很好的方式。

一句话,我需要很懂事,很正确来换取父母的爱和认可,满足老师和家族的期待。

但是这样做的时候,我心里压抑着大量的不被爱和认可的恐惧:害怕自己不对和不懂事了,没有道理了,这些爱和认可就消失了,所以我总是需要强迫自己,在道理和自己的感受面前,优先照顾这些道理,而不是尊重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接纳情绪和感受的合理性。

这一切,都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密切相连。当我们吵闹时,立刻让我们安静是最急切的,所以父母往往会采用喝止等立刻禁止情绪表达的方式,而不会慢慢去安慰去理解。而老师面对这么多学生,也很难有足够的心思去一个个沟通理解,定下规矩或者讲大道理显然是个更快捷的办法。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就活在道理和规矩里了。

发展到后来,我习惯了这种听从道理的行事方式,也就认同了这一套体系,开始以简单粗暴的道理去硬套复杂而特殊的人事,当然就步步受阻,总让人觉得情商低了。


认识到他人的视角和自己的视角会有不同,并把这些区分开来,更多的能去理解别人而不是评判别人对不对,合不合适,这样我们就能从争论道理进入理解的阶段。

是的,当我尝试去理解的时候,我的情商就有了提高的可能。

相关文章

  • 感受,远胜过讲道理

    寒假和女朋友一起旅行了十天,绝大部分的时光都是甜蜜而幸福的,只是说我们会因为一个问题反复闹小矛盾——她太磨蹭了。她...

  • 讲故事胜过讲道理

    昨天讲的绘本《汉堡男孩》,是出生于英国的艾伦·杜兰和出生于日本的松岗芽衣的作品,故事曲折,有趣,惊险,是一本帮助孩...

  • 讲故事胜过讲道理

    故事是有生命力的。 大部分孩子(包括成人)都不太喜欢听道理,不喜欢别人指挥自己怎么做,而更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自省...

  • 007写作4:怎样写出引人入胜的好故事?

    一、好故事胜过大道理 告诉别人要诉诸利益,不要讲道理 举例:王大妈劝村妇,养活老王比养猪强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有用 ...

  • 为什么说高情商的人更容易成功?

    读了一篇爆文《低情商的人讲道理,高情商的人谈感受》,说说我读完的感受。 本文作者讲出爱讲道理的人的弊端,和他们性格...

  • 给孩子“看道理”胜过“讲道理”

    我们送小孩去幼儿园时,父母一般都会这样跟孩子说:“宝宝乖,妈妈去上班了哈”。我们大多都是这样与孩子道别的,尽管孩子...

  • 杨颖:讲故事胜过讲道理

    【日精进391天】 有个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个作者毕业两年,通过写作年入千万,看我爱好写作于是也鼓励我也可以,其实很少...

  • 《故事思维》11

    《故事思维》听书笔记: 本书作者认为 讲故事 是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影响或说服别人的最佳方式,往往胜过讲道理,...

  • 讲道理还是谈感受

    其实说道理的朋友圈不多的,朋友圈里面容易点赞多的,就我的经验里面有这么几种,发吃的容易点赞,生日结婚纪念日有啥好事...

  • 关于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要的是讲道理,也就是烂大街的“要理解”。只是“理解”说的的太笼统,远没有“讲道理”说的直接明白。讲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受,远胜过讲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uj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