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祛魅,也要返魅

祛魅,也要返魅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5-08-24 20:45 被阅读0次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祛魅”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儿。从对神话传说的理性解读,到对传统仪式的去神秘化,我们以科学和理性为工具,拆解了许多曾经被赋予神秘色彩的事物。嫦娥奔月,怎么可能?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着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没用的,还是坐高铁去吧。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变得理性了。

然而,如果我们只能以这样理性的眼光看世界,就又觉得生活失去了色彩和温度。于是人们又开始反思,渴望“返魅”,重新找回那些因理性分析而失去的诗意、想象与敬畏。

祛魅的确是人类文明的伟大飞跃。文艺复兴的曙光驱散了中世界的阴霾,启蒙运动的火炬照亮了理性的道路。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每一次科学的突破都是对神秘主义的致命一击。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将国人从封建迷信的樊笼中挣脱。这些,都是祛魅的壮举。

但是,我们仍然想吟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而不是只知道芦苇的生物学特征,失去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凄婉惆怅;我们仍然想观赏敦煌飞天长袖善舞的曼妙,而不是只知道颜料成分分析报告和冰冷的数据,失去了璀璨文化的千年回响。科学能告诉我们月亮的直径是3476公里,却无法解释李白为何能“举杯邀明月”,苏轼为何要“把酒问青天”。如果一味追求祛魅,那我们的生活就失去了诗意。

当然,我们提倡返魅,并不是重返蒙昧。当下,也有某些国学大师鼓吹占卜算命的神奇,也有网络玄学大行其道,扰乱人们的正确认知。这种伪返魅现象其实是文明的倒退。真正的返魅,应该像故宫博物院那样,用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应该像《中国诗词大会》那样,让古典文学焕发出新生;要像“天问”探火工程那样,字火星车上刻下“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永恒追问。你看,地铁通道里小提琴手即兴拉响的颤音,建筑工地上被雨水浸湿的安全帽下闪着微光,农村妇女二姐在田间地头吟出对土地的热爱,这些被日常蒙尘的诗意,正是“返魅”的最切实的注脚。

在外物的的馈赠中,“去听细浪拍岸的声音,瑟瑟风响,林海的低吼”。科学探索和诗意栖居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让我们既能理性看万物,又能在诗歌里吟游;既能用公式计算星辰轨迹,又能用心感受“星垂平野阔”的壮美。惟其如此,我们在祛魅与返魅的辩证中,才能找到文明前行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返魅祛魅与双线耦合——论曹学林长篇小说《船之魅》

    返魅祛魅与双线耦合 ——论曹学林长篇小说《船之魅》 曹学林长篇小说新作《船之魅》作为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推出的一部长...

  • 祛魅何为魅

    祛魅不是连接的问题,是主动权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神秘事物都是可以“祛”的“魅”。现代人眼中也有很多神秘事物,比如暗物...

  • 祛魅

    今天听到一个新词“祛魅”,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也可以叫做“世界的祛魅”,这个词字面的...

  • 祛魅

    韦伯被人引用最多的一个术语,叫做“世界的祛魅”。 祛魅意味着什么呢?简单说就是用理性的力量驱散了神秘的魅惑。马克思...

  • 祛魅

    今天又发生了一起名人PC事件,直教人呼无可奈何。我写此事,并非为了蹭热度,也非为了立时翻脸,站在道德高地批判他,而...

  • 韦伯,人类的梦醒时分是祛魅——伟大的思想4

    先说“祛魅”是什么意思?这是韦伯被人引用最多的一个术语,叫做“世界的祛魅”(德语Entzauberung,英语di...

  • 石山子木屋:经典小说“祛魅”与“复活”之《水浒猎人2》

    石山子木屋:经典小说“祛魅”与“复活”之《水浒猎人2》 每周一书:经典小说“祛魅”与“复活”之《水浒猎人2》 原创...

  • 盐-祛魅

    一个考了4年才考上大学的美术生,在时代的裹挟下在梦想路上踉踉跄跄,因为没有亲人,资助他的是他买画笔的百货大楼上班的...

  •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有些劫数,该来的也一定会来。 祛魅的世界有点荒凉,你要清晰也要坚强。 人生本无真相,视角决定事实。 没有事实,只有...

  • 读书笔记05|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1.马克思·韦伯:祛魅时代 有魅时代:宗教信仰、鬼神,给人们提供解决小时问题的思路———尼采:上帝死了。呼吁理性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祛魅,也要返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ul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