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川端康成的“偏见”

川端康成的“偏见”

作者: 写手叶巳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16:08 被阅读0次

年轻女子带来的小说中,自传性的作品居多。一般来说,妇女都是先以描写自己作为其文学生活的起点。我读了这些作品,第一印象是,要真正述说自我,就是说要很好地了解自我,彻底地辨别自我,这是多么困难的事啊。

我把作为作者的她,同作品人物的她相对照,毕竟无法相信是同一个人物。原来这女子是这样考虑自己的吗?这是意外的印象,我为之所动。人虽不可貌相,可她也过分扭曲地看待自己了。在明显的情况下,纵令她的小说把自己写成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而我得到的印象却是:她很悲惨。例如她像个胆小的天使,却在小说里把自己描绘成大胆的妖魔,把自己平凡的嘴唇描绘成充满魅力的柔唇。如果说从女人的虚荣心出发,把在文学作品中的自我打扮一番那还好,可是在许多情况下,她似乎确信自己是具备情人所说的一切。换句话说,在看待自我的时候,她们就不带自己的目光。

——川端康成《一个文人的感想》

某日在公交车上,读到川端康成的《一个文人的感想》,感到些微心惊肉跳。

最初一丝出自非理智的不快过后,我认为,首先,能如此自白的道出很可能得罪者甚多的话,难得!其次,作者说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很容易看出来,这么一段话,道出的是一种很真实的状况。说的不是文学如何,而是一部分喜欢弄文的文学女青年的某种征状——“在看待自我的时候,她们就不带自己的目光”。自然在川端氏看来这部分就是大部分的了。

对于男人批评女人,身为女人总是感到不快,我读到时最初的那点不快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因为我总是觉得,任何缺点或者优点都不可能是某一个性别所单独具有的。我是个无性别主义者。在我看来男性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但我还是觉得作者这样说出来很有意思。

后面还有段更有意思的:

“常言道,丑妇和处女只了解一半人生。相反要说美女和主妇也只了解一半人生。这倒也是事实吧。一般来说,男性文学家即便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辛酸,光凭在书斋里的辛勤笔耕,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能逐步了解自己。女性文学家则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辛酸,就不能了解自己。能够在作品里把自己的心绪表现出来的女性文学家,大体仅限于那些有好几个情人的女子。也就是说,得用几个情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之后才行,不然,女子光凭自己的眼光似乎是不可能看清自己的。”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话不符合逻辑,不符合事实,且是带着偏见的。但是我没有因此指责作者的意思,因为我首先会想到的是,每一位作者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其次,在他说着女子如何如何这样的话的时候,也许他也并不了解女子的全部,和全部的女子。但如果说他歧视女性,认为女性没有文学才华,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众所周知,日本的女性文学是有着很好的传统的,川端自己就非常喜欢紫式部等人。

当然,还有一点,川端康成写这篇文章是在1932年,那时他才33岁。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在了解女人这条道路上才走了前面的一小段呢。

相关文章

  • 川端康成的“偏见”

    年轻女子带来的小说中,自传性的作品居多。一般来说,妇女都是先以描写自己作为其文学生活的起点。我读了这些作品,第一印...

  • 文学的魅力和生活的魅力-一个人的好天气

    诚实地说,在此之前,我对日本文学的偏见还是比较大的。 第一次尝试着接触的日本文学作品是川端康成的《雪国》,我记得当...

  • 川端康成

    2017年7月10日 我在网易云音乐《伊豆的舞女》评论区留了一句言。 上面写道,《伊豆的舞女》是我最早钟情于川端康...

  •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大阪人,东大毕业,在伊豆写《伊豆舞女》,在上野写《浅草红团》,写《雪国》后迁居镰仓。62岁写《古都》,移...

  • 川端康成

    说道美与伦理道德,不得不提的日本作家就是川端康成了,作为唯美主义的泰斗级作家的川端康成曾说过“为了写出极美的文章,...

  • 川端康成

    无招胜有招 展现日本的文化

  • 川端康成

    01.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02.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03.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

  •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曾写下: 什么时候你能跟一个老人安安静静的呆一个下午 然后 饶有兴趣的听他讲完他这精彩或又不精彩的人生...

  • 川端康成

    自杀而无遗书 是最好不过的了 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 川端康成

    一、日本的历史背景1.日本称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古代中国还常以扶桑、东夷、东瀛等称呼日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川端康成的“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vu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