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文案学习(二)

作者: 左左沙洲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2:40 被阅读3次

三、文案的内容与创意

(一)社交币理论

1.社交币:创造用户主动分享的内容

让用户分享的信息本身,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某一个社交任务。

只要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别说不给钱,即使你惩罚他们,他们还是会分享。

分享是一种基本需求,要直接创造他们会主动分享的内容。

所有人都需要社交,而如果你的信息能够帮助用户社交某个过程,就相当于提供了一种新的货币激励——社交币,用户就会转发你的信息。

2.常见社交货币

  • ①寻找谈资:你的信息能给比人提供谈资吗?

寻找有违常理的戏剧性冲突

跟我们日常所见现象不同,违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预期和直觉。

方法:从产品、创始人等一切信息中,找出违背别人第一直觉的部分

  • ②表达想法:你的信息能帮他们说出内心想说的那句话吗?

如果你的信息能够帮助别人表达想法、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他们就会自动分享、传播你的信息。

几乎所有的诗词、歌曲,人们引用它、传送它,就是因为它说出了自己内心想说的话。更重要的一点,它说的比自己说的更加漂亮。

  • ③帮助别人:你的信息能够让他们帮助自己的朋友吗?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朋友圈持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对别人有帮助,这个人的隐形地位就会上升。

  • ④塑造形象:你的信息能否代表他们的形象?

当你的产品、文章提供的任何一种信息能够强化别人的自我形象时,就相当于在别人的社交中提供了一种社交货币,他们就更倾向于转发和分享。

如果你的信息能够帮助他人塑造或者强化个人形象,你就相当于给了他们社交币。

  • ⑤社会比较:你的信息是否让他们看起来更有社会地位?

所有人都有比较心理。如果你的产品或者信息能够帮助别人有效而且一目了然地进行比较,就相当于提供了社交货币,人们就更加愿意转发你的信息。

设计一种游戏,引发用户的比较行为。

(二)提升文案的内容价值

我们需要想办法提升文案的内容价值,让文案变得有内容,能够像一个有趣的人一样,通过聊天引发好奇、表达态度、提供信息。

真正有趣的“人话”,往往不是中立的简单描述,而是态度鲜明的支持或者反对、引发好奇、提供有价值信息。

1.提升文案价值的8个技巧

  • 制造反差:引发好奇
  • 树立共同敌人:支持或反对
  • 寻找极端情境:寻找某个论点能够发生的最极端情境
  • 与你相关:每个人都习惯跟自己相关的内容
  • 帮别人表达:说出客户想说的话
  • 寻找附着物:借用其他概念,把它们当做附着物
  • 提供有用知识:让你的内容本身有知识价值
  • 不要沉默:表达一种情绪

(三)六个创意模板

1.形象化类比

把某个象征性的物品,加到你的产品上。

几乎任何一个抽象化的概念,都可以找到不止一个象征物。把它们和产品某个方面(形状、LOGO、包装等等)结合起来,你就得到一个形象化类比的创意广告。

例子1:杜蕾斯,把"薄"象征成"气泡"

例子2:护肤品,播放器中的暂停键

例子3:床上用品,枕头形状棉花

创意构思图:形象化类比

你的产品A---->你想传播的信息X

产品的不同方面-------->该信息的不同特征

连接点:寻找两者的匹配点

2.极端情境

找到一个极端情境,在该情境下,产品的一个卖点重要到不切实际的程度。

例子1:鞋子,不买鞋柜,把一只鞋子放在另一只里面

例子2:奥迪GPS,用路标代替导航

例子3:烧烤餐具,用扫把代替烧烤工具

荒谬取代法:

通过一个极端情形向别人暗示,你不必买我们的产品,其实有替代方案……

创意构思图:极端情境

你的产品A---->你想传播的信息X

产品的不同方面-------->该信息的不同特征

连接点:寻找两者的匹配点

3.呈现后果

向消费者呈现使用该产品的极端后果(甚至是负面的后果)。

例子1:杜蕾斯,人类文明衰落

例子2:美白产品,签证官认不出来你

例子3:联想笔记本,太薄,掉到下水道里面

创意构思图:呈现后果

你的产品A---->你想传播的信息X

产品的不同方面-------->该信息的不同特征

连接点:寻找两者的匹配点

4.制造竞争

把你的产品跟非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和竞争,突出产品优势。

例子1,耐克,C罗跟汽车赛跑

例子2,牛仔裤,当做拖车的绳子

创意构思图:制造竞争

你的产品A---->你想传播的信息X

产品的不同方面-------->该信息的不同特征

连接点:寻找两者的匹配点

5.互动实验

让消费者根据广告描述,完成一个动作,或者让消费者想象完成后的情境。

例子1,洗发水,黑色纸贴头皮,发现头屑问题

例子2,手表广告,把公交车把手换成手表样子

创意构思图:互动实验

你的产品A---->你想传播的信息X

产品的不同方面-------->该信息的不同特征

连接点:寻找两者的匹配点

6.改变维度

对产品进行时间、空间上的转化。比方说:把它分解、把它复制、把它放在未来或者过去

例子1,饮料品牌,用瓶子拼成变形金刚

例子2,鞋子,用脚印拼成人的头像

例子3,摩托车,把它的零件拼成人头

四、文案写作

(一)文案写作的六个技巧

1.分解产品属性

许多公司常常把产品分解成一个个独立属性。

消费者选购产品有两种模式:低认知模式高认知模式

低认知模式:不花什么经历去思考,只考虑品牌;

高认知模式:花更多精力去了解和思考,比较产品本身,而不是通过品牌和产地。

2.指出利益,从对方出发

把具体的利益点说出来,这样的属性可以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例子1,小区人少,无广场舞困扰

例子2,直接跟房东签约,免去坑爹中介

3.定位到使用情境

用户需要用我的产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重要的不是”我是谁“,而是”我的消费者用我来做什么?

定位产品属性:抗皱衬衣

定位人群:上班白领衬衣

定位使用情境:不怕挤地铁的衬衣

4.视觉感

你的文案必须让读者一看就能联想到具体的形象。

优秀的文案看到后能够让人联想到具体的情境或回忆。

例子1,MP3: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例子2,芝麻糊: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例子3,政治演讲,我有一个梦

例子4,希望工程,渴望的眼神

例子5,难民,沙滩上被淹死的难民儿童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鲜活性效应,指我们更容易受一个事件的鲜活性(是否有视觉感)影响,而不是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

写文案的时候,一定要有视觉感,否则别人看了文案,也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

5.附着力——建立联系

小公司发布一个新的产品,这个时候,应该为文案建立附着力——将信息附着在一个大家熟知的物品上。

例子1,机挺盒,让电视1S变电脑

例子2,名人,小C罗、雷布斯

如果新知识无法和旧知识建立联系,人很快就会遗忘它;如果与旧有的熟悉的东西建立联系,人就会容易记住它。

6.提供导火索

文案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别人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一个显著的“导火索”,让别人不用想就知道现在该怎么做。

(二)文章流畅耐读的奥秘

1.制造缺口

让他们对答案产生渴望。

欲要卖米饭,先让人饥饿【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制造缺口的方法

  • ①找到违背直觉的部分
  • ②指出别人的错误
  • ③“起点——终点”法
  • ④成功案例法

2.顺应读者的疑问

下一句读者期待的内容是什么?

新疑问——新答案——新疑问——新答案

一句话只能引出一个结论,要在引出疑问之后立刻给出答案。因为只有顺应读者的预期,才能让读者轻松读下去。

当你写完一句话的时候,应该这样想想:这时候读者看完这句话,内心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期待下面出现的内容是什么?我将要写的下面那句话能解答这个疑问呢?如果不能,你的文章就会变得逻辑混乱、晦涩难懂。

3.制造启发感

给寻常的东西带来不同的解释

一篇文章持续保持吸引力的秘诀在于,每过一段时间,就制造出启发感,让人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

写文章的时候,要想办法为熟悉鹅事物带来新的解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叫兽文案学习(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kn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