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不管你身处在什么年代,你不可能一个人单打独斗,因为一个人无法自称孤岛,你仍需要和这个社会建立联系。
那么我们该怎么利用我们手中的资源,来获取成功呢?
《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这本书为我们提炼出了三条成功指南,分别是学会“靠”别人、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找到好素材。
01
学会“靠”别人
当我们手中握有资源的时候,就需要利用它,学会“靠”别人。
写作亦是如此。
现在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写作的重要性,于是他们纷纷投入到写作的阵营中。如果你想成为作家,且没有良好的基础,那么你第一步:找到你比较喜欢的作家或者走在我们前面的大神;第二步:收集他们的文章或者书籍,然后多读,多摘抄;第三步:不断分析他们的写作风格或者结构,进行模仿。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报名他们的课程,跟大牛产生链接,想尽一切办法成为某个领域专家的最好的学生。让他看到你的真诚,你的可塑性。带着自己的问题和经验去跟大牛交流,让他记住你。前提是,你自己要有实力才行。
当竞争越来越激烈,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事,而是你认识什么人。不要埋头苦干只盯着自己,要想达成目标,还得去找能够加速的助力。
02
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风格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止步于临摹,而是要学其神韵善突破。
学习写作也是一样的,纵然我们前期是通过模仿某位作家而学习写作,但是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打破现有的瓶颈,让我们不再成为别人的影子。
《三少爷的剑》中写到,燕十三自出道以来,一直活在三少爷的阴影之下。每次与人比剑之后,他通常都是胜出的一方, 可是很多江湖人士都把他认作三少爷,说只有三少爷有如此快的剑,三少爷又胜出了一回。他心里不服气,决定最终去找三少爷谢晓峰比剑,夺回属于他的江湖名声。
两人的世纪大战中,虽然燕十三战败了,但是他却得到了三少爷谢晓峰的认可,他不再是谁的影子,而是他自己。
逆向思维的模仿可以突破原有模仿的瓶颈,引发革新。
如果你想要写出好的文章来,首先你需要想象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分析文章的写法,结构,素材等等,然后再和自己现有的水平进行对比,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差,哪里需要加强,差距在哪里等?
当我们逐渐能写出来文章时,就要摆脱他人的影子,而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再文章加入自己的元素,是平淡朴素的语言还是华丽的辞藻,是严肃正经的文笔还是活泼调皮的等等,这都需要加入自己的风格元素,这样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而不再是别人的附属品。
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使我们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03
如何找到好的素材
说完写作技巧方面的内容,该落到实处来动笔写起来。那么怎么才能找到好的素材呢?
001 朋友聊天
听八卦、讲故事,聊一些最近的困惑,都可以获得生活素材,激发写作灵感。而且,在和朋友交流的时候,我们也在进行模拟的写作练习。
002 倾听环境
除了和朋友交流,还可以走到陌生的环境里去和别人交谈,汲取素材和灵感,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关键在于你是否认真挖掘。
003 主题列表
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灵感来的时候,就把想写的题目写在上面。有了这个列表,就能发挥潜意识的作用,让你在生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得以消化和加工。
通过这些方法,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灵感,只要留心观察,就不断有东西可写。
生活家专题曾有两篇相同风格的文章,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这篇文章阅读量很高,而反观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这篇文章阅读量很低,从侧面反映出选取素材的重要性。
阅读量高的那篇文章引用生活中不同的常见故事,在常见的细节中,道出了别人不了解的深刻道理。触动读者转发,点赞。那么该怎么描写细节呢?
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利用五感,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能让你的细节描写更加鲜活、立体。这样全方位的描写能让读者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你的心情。
细节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互相之间有所关联。就像是做蛋糕的时候,你需要糖、面粉、奶油、鸡蛋等材料,但只是把它们混在一起是做不出蛋糕的,你还需要把它们放进烤箱加热。
写作也是如此,需要明确目标,让细节为主题服务,才能更好地表达你的想法。
只有找到素材,再加以细节描写,进行组织,才能使一篇文章有血有肉,生动起来。
学习写文章时,首先需要我们学会借力和依靠别人;其次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具备一双发现好素材的“慧眼”,让好素材浮出水面,再加以细节打造。
参考书目:《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美] 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