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与自己和解这个题目第一次浮现在脑海里应该是五月底六月初离职在家的时候,当时有时间在客厅的电视上补了一部电影《长沙夜生活》,原本毫无干系的小人物,通过夜排档把主角和整个故事线串起来,最终的大团圆让人看完之后满怀的感动,而化解故事冲突的根本源故事人物与自己的和解。
长沙夜生活
夜生活中夜排档是故事的主舞台,虽然镜头不错,但张力十足,牵引着最后一次掌勺做粉的老板娘丽姐,最后一次上台说脱口秀的何岸,最后一晚即将离开长沙的何西西,游乐场中打工仔赌上工作为自己放一次烟花,点亮长沙的夜空,也为主人公的故事填上几分色彩。
丽姐作为下岗工人被迫经营烧烤摊,到大排档成为自己温暖打工人的港湾,无尽的爱源自第一次出摊老谢的照顾,所有不舍但终究要与年龄和解,与自己的身体和解,掌最后一次勺,正式将接力棒传给徒弟。
何岸,丽姐的儿子,本是大排档的继承人,可以做一个商二代,因痴迷通过脱口秀推广长沙话,在父母眼里走上不务正业的行当。剧场里,从观众到老板对何岸精心设计的技术梗并不感冒,原本做好打算最后一场脱口秀后就回家接大排档,跟父亲的冲突使得何岸放弃技术流,回归自己真实的故事,也让最后一场脱口秀炸场,最终也促成与自己的父亲和解。
何西西跳江,给了宅男景为为放下心结与自己和解的创造记忆虫洞;丽姐的大排档和打工仔,让老谢与自己失去老伴的心结和解,从酒精的麻痹中清醒。夜晚即将过去,一群人一起坐在大排档里嗦粉,邂逅、热爱、留下、离开、和解、团圆,都发生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找到了深爱这里的理由
与自己和解
上周有提到自己在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的时候些许强迫行为,其实从这本书中硬挖哲理的行为,跟作者通过大片篇幅描述人生卡壳的状态,也没有差异。这也许就是每个人陷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困境,像是人生被卡死在那里,但真实的情况是被自己困住的。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通过心理咨询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我,但作者提到:每个人都有变好的能力,但是能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上述种种过不去的坎,与亲人、与生活的隔阂最终都需要自己去面对,要想和解,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勇敢面对,把这个盖子揭开,把原因找出来,梳理清楚,承认这个原因的存在,承认它确实造成了影响,接纳现实。
与自己和解,并不是妥协,而是学会时刻保持着同自己和解的心态,去勇敢面对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烦心事。与自己和解不是对自己放任自流,相反,只有与自己和解,我们才能在困境之中站起来,继续努力前行。
生活从来是知易行难,道理容易理解,做起事却千难万难,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道理,而是一种心态。
《修心丨与自己和解》
Wednesday 02/08/2023
简 书2023/0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