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其人矣。”
----孔子《论语·宪问》
孔子说:“贤德的人避开乱世,避开战乱的地方,避开不好的脸色,避开不好的言语。”孔子说:“这样做的人已经有七个了。”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人,比如姜子牙,诸葛亮等。这些都是贤德的人,他们在乱世的时候不出来,一是为了自保,二是为了等待时机。符合《易经》中的“潜龙勿用”之思想,在不恰当的时机下是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的,但也不能做出错误的、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不能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只能选择暂时先避开一下。
这样的人已经是非常贤德的人了,就像有人懂得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不谈自己想说的事情了,不会和别人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在别人发飙的时候对着争吵,选择一个良好的伴侣,良好的家庭等等。这些都是懂得抓住时机,把握时机的人。而孔子本人其实并非如此,他是入世的精神,周游列国,身陷困境。如果一个世界上没有愿意站出来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怎么样呢?大家都等着它自己变好么?
我理解的孔子的意思是说这些人非常聪明有智慧,也很贤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做贤德的人。但是孔子自己是最傻的,每天都在忙碌而把自己经常陷入危机之中。很多人懂得把握时机,但是更胜一筹的人都懂得把握时机,时机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离开这个地方,而是把这个地方变得更好。大禹治水就是这个道理,不是离开水,让水自己平静下来,而是治理水,使得大家在这片土地居住的更幸福。每个开创历史的人都有这种精神,不是贤德,而是圣德。伏羲、皇帝、秦始皇、毛主席,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圣德之人。
所以在今天的生活中,不能因为条件一般而不生孩子,不能因为没有完美的对象而不结婚,不能因为没有很好的机会而不创业了,不能因为找不到很好的工作而不工作,我们只有凡事先做起来,把不好的家庭变好,把不好的婚姻变好,把不好的工作变好,都能像大禹、毛主席一样,从一个基础很差的条件下开始创造,慢慢使得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那些伟大的创业者们不也都是如此吗?不要做一位隐士,而是要隐世,先把伟大的梦想藏在心中,在世界上做一个最平凡的人,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