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问题简单化(抓本质 多元思维模型 系统性思考)
简单问题条理化(结构化思考)
关键问题抓重点
抓住重点想办法
需要来一次体验
#继续聊杠杆#(梁宁)
不少同学建议谈谈普通人的增长方法。其实5.1,之前有一个版本。就是,普通人如何跳出循环。
其实就是两步。
第一步、成为专家。
第二步、加杠杆。
我在这里,把之前准备过,后来录课没有采用的版本,放一部分出来。
第一步。成为专家。
第一步,需要先成为专家。
什么是专家?专家是掌握规律的人,专家是利用规律来管理变化的人,专家是掌握规律把事做成的人。
中国的六经之首《周易》,易的意思是变化,但《周易》是讲规律。
他讲究“变易、不易、简易”。就是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易),但规律是不变的(不易)。所以如果你找到了规律,把握变化,和应对变化了(简易)。
普通人和减肥专家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说他们看待食物的不同。
普通人看食物,是云南菜、四川菜、上海菜,辣不辣,口感如何。
减肥专家看食物,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升糖、生酮、卡路里。
普通人接受了这样的循环:饿了就随便吃点,吃了就不饿了,一会儿又饿了,再看看想吃啥。
而经过这样日复一日的持续循环,自己会发生什么变化,变成什么样子,是没有预设也不做控制的。
减肥专家掌握的规律是,我知道吃这些东西会让你的身体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因此如果你遵循我给你的食谱,日复一日的持续循环,你的样子就会发生我们共同预期的变化。
还有一种人,不接受现实,对现状不满意,却又无力改变。
仔细听他们的抱怨,发现一大特点就是粗糙归因:
因为我饭量大,所以胖。
因为我是女性,所以职场受限。
因为电商,所以实体经济下滑。
最后一切社会问题都是教育问题,一切发展问题都是体制问题。
好像两口万能锅,一切问题都可以甩给它。
然后呢,你提出的这些要素如此宏大,以至于你根本没办法改变它,所以这种归因毫无意义。
粗糙归因是我非常反感的一种行为,我特别不愿意和这种粗糙归因的人讨论问题。
因为这其实是一种拒绝深入问题的逃避态度。
而所谓的专业化训练的第一项,就是把日常的表象,转化为更内一层,更本质一层的要素,拆解为你可以操作的要素。然后观察要素变化与目标变化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和反复出现的关系,也许这就是规律。
在复杂的环境里,能不能拎出最影响目标的那个要素,知道怎么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