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败对我而言,就像家常便饭。从小失败到大。小学语文不及格,初中英语拖后腿,高中大学没考上,工作能力提不起,创业失败又白忙。熟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在我这,这位母亲难产。
不,等等,真的这一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么。
虽然受过正式教育,但却不觉得正确的人生观。以前以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老师话,完成作业,考个好分数,我就天下第一了。可到了社会发现,不对,要改成,听领导安排,勤奋努力,吃苦耐劳,至少比其他同事优秀吧。后来,创业了,又发现不对。要改成,你的产品要好,卖的不能贵,服务要周到,至少你能活下去吧。
结果,后来,我失败了。
本来,我不应该说什么的。失败者,有什么好说的。可是呢,生活还得继续。向来,成功的人,没有一帆风顺的。与其说,写给你们看的,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
我看过的书不多,但也可以。经常听一些大佬的分享。可我发现到头来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我不得不去反思啊!
第一,知识碎片化,没有完整的体系。我学过捞面,会煮咖啡,轮滑倒不下来,房地产中介也干过,餐饮服务也做过,演讲也能说几句,也写过字……我的总结就是:多才多艺,一文不值。知识碎杂,碎的连蚂蚁都能搬进蚁穴里。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像一个商品你只做到一半,连包装袋都没有,就拿出去卖。请你告诉我,凭什么能卖,又凭什么能卖出好价钱。知识面广,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成不了体系,那你的知识永远是属于别人的成不了你自己的东西。你的知识就不可能值钱。
第二,注意力的分散。其实刚才第一点,就有第二点的影子。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好。这边我还要说一个关于注意力消费的问题。金钱,可以用来消费,时间可以用来花费。那注意力肯定也是能开销的。注意力的开销分两种,一种主动,一种被动。被动的开销太多了,比如,看电影,玩游戏,看电视剧,,,,。为什么叫被动呢,因为过程中,你是跟着别人的故事,剧情在走,并不需要太多思考,不会觉得累。而主动的思考,就比较累,比如看知识类书,比如上学。你会觉得这他么累,可学完之后,你会觉得真酷,有所收获。你可以拿出一张纸,罗列一下你一天注意力的开销在哪些地方。可能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你每年的生活都是那个样子。
第三,拥有长期的目标。什么都学,什么都做不好。注意力随便分散,学习没成果。接下来就是要选择目标。并且要是长期的。你可以选择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甚至很多,没关系。但你需要每天开销你的注意力在这上面。比如,你的第一个目标是跑马拉松。你可以在早晨的时候,开销两个小时的注意力在跑步上面。接下来的目标是读书,你可以每天上下班的公交车上花半个小时注意力在《得到》或者《樊登读书会》等这样的读书平台上。第三个目标是写作,那不用我说了,下班之后半小时。如果你有了家庭,第四个目标,每天花一个小时注意力和你家庭共成长。为什么要说长期目标呢。这些长期目标,短期看来,收获不大。但因为复利这种东西的存在,时间一长,量变就引起了质变。
第四,相信世界的人都是好的。这点实在太重要了。我因此也失去了很多。我们总喜欢证明自己比别人行。看到之前同样的人成功了,心里像被千刀万剐是的。见不得他人的好。我们都想得到贵人的帮助。却很少有成为贵人帮助他人的想法。我之前就不知不觉会保持着这种心态,甚至和客人对立起来。觉得客人贪便宜,想白拿。种种不满,虽然没说出来,但我想也感受到了。
坚持他人是好的,那么你对别人就少了敌意。别人自然能感受到你的善意。愿意同你交流,愿意与你合作。哪怕有疙瘩,也会解开。坚持他人是好的,具体好处我说不出。需要你自己感受。但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会觉得生活会很美丽,充满着希望。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也是我要去做的。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文章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在看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提到的。刚好结实自身发生的事说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