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夏苼】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缘生缘死,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情之至!
01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句话用在《青蛇》这部影片中亦合适。
许仙和白素贞初次见面,就爱上白素贞。当初许仙可是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实人,后来尝过爱情的蜜果后,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守着这么美的娘子还能读得下去圣贤书?
彼时的小青看着白素贞和许仙两个人郎有情妾有意,小青对爱情是向往的,她觉得姐姐和许仙在一起特别美好,也特别奇怪,她也想像白素贞一样经历爱情。不知是在白府门口第一次遇见小青,还是许仙睡着,小青含着葡萄引逗许仙,或是许仙看见小青曼妙的舞姿,这样的小青令许仙心神荡漾。
小青虽引逗许仙,到底没有去做实质性的事情,影片最后小青还是忠于白素贞。小青在金山寺找到许仙,落下一滴泪,她笑了,别人流泪是哭,她流泪是笑,她懂了人世间什么是情,什么是爱,她再也不要白素贞说她不懂世间之情爱。小青杀死许仙,是许仙背叛了他和白素贞的爱情,她知道姐姐想要和许仙在一起。
我是不太喜欢许仙这样的男子,觉得他放在现代,就是一个带着眼镜,满口仁义道德的虚伪男子。唯一有所炫耀的,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善良之心和心中的几句“之乎者也”,对爱情且左右摇晃。
之前少女情怀常常感慨,这天仙般的白青两位女子什么样的人找不到,非得在这一棵树上吊死。慢慢长大了感悟多了后,无端生出了一股惺惺相惜的小情怀,也许许仙是白素贞和小青的劫吧。
02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爱情,在小青身上亦是如此。如果许仙就是那个能为君洗手做汤羹的人,那么法海就是小青无法越过的一座虚无缥缈的山峰,看似不可靠近,真正靠近后也不过如此,但是不能停留时间太久,否则会伤人,更会伤到自己。
如果把白素贞比作白玫瑰,清纯素洁,如花似玉。那么小青亦是像一朵红玫瑰,鲜艳欲滴,让人欲罢不能。影片最后白素贞被压在雷峰塔下,许仙出家为僧,小青和许仙站在木鱼上,许仙叫的不是娘子哪儿去了?而是姐姐哪儿去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人和妖的爱情,也不过是将白素贞和小青妖化了一下,在影片中妖和人都是一样的。最喜欢小青这个角色,小青刚开始就像一位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有自己的偶像白素贞,一颦一笑都要学着白素贞的样子,五百年的朝夕相处,把白素贞当做自己的全部,白素贞追求的她亦会追随。
小青初入人间,不谙凡事,看白素贞和许仙相恋,她也想谈恋爱。小青问许仙什么是情?什么是七情六欲?像极了一位青春期的少女。小青引逗许仙后,白素贞告诉她,若想经历凡尘的爱恋,感情要从一而终,就另找他人喽,小青说许仙真是个老实人,两姐妹坐在一起浅笑嫣然,明明艳艳。
小青的真身被许仙看到,白素贞要小青和她一起对许仙说谎,小青左顾右盼,扇子也掉了,笑容也僵,心里想的是一句,口中却要说另一句,真是为难极了。小青是一位真诚如斯的女子,小青说学人说谎话真累,如小时候的我们,不会说谎,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童言无忌。
03
法海是这部影片中的一大亮点,影片开始时,看见面目狰狞的人,只一句“人”便离去。看见慈眉善目的蜘蛛精,尽管蜘蛛精说已拜在佛祖门下,法海仍然不会所动,废掉蜘蛛精的百年修行。
谁说道法高深,人佛合一的和尚不会动凡心?紫竹林遇一赤身裸体的少妇产子,看见青白两蛇在帮少妇挡雨,遂起善念。转身离开紫竹林的那一迟凝,亦不是有所动情,随后留下佛珠。
佛门禁地里群妖勾引,挑逗,法海表面不为所动,遇妖杀妖,遇魔杀魔,殊不知那刀刀落下,佛懂他,佛失望之极,留下眼泪。
昆仑山下,法海要小青和他“斗法”,法海想必对自己特自信吧,觉得自己一心向佛,怎会被世间情爱所迷惑,奈何,感情就是这般不自知,不自持。“斗法”失败后,法海气急败坏,欲向青白二蛇报复,强迫许仙出家,导致青白二蛇水漫金山,水漫无辜的百姓,这一场悲剧法海是始作俑者,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是先功后过,人世间的情劫注定已在心中生了根。
04
白素贞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想要人世间的情爱,想要许仙,做法下了一场大雨,来一个偶然邂逅。或是看到许仙和小青暧昧不清,她不为所动,她爱极了许仙。白蛇是聪明的,她就像我们身边的那些清雅淡然的女子一样,知道自己贪恋的是什么,所以她装傻,心甘情愿的被骗。
年少不懂《青蛇》,只知道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小青的调皮。长大后,才知,这部电影将人性刻画的极致,一男两女,一女两男,情情戚戚。
当时不懂情和爱,看懂已是伤心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