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代巨人杨振宁的离世,82岁的杨振宁娶28岁的翁帆的热度再次飙升,真实的翁帆浮出水面,人们关心翁帆得了多少遗产,却没有看到翁帆惊天动地的成长。
杨振宁与翁帆结婚20年,他们互相陪伴,杨振宁因为有翁帆的全身心的照顾,益寿延年,活了103岁,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翁帆在杨振宁的引领下,也有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只不过在杨振宁光环的笼罩下,人们只看杨振宁,看不见翁帆。当103岁的杨振宁离开后,翁帆的成果让我大吃一惊,翁帆原来如此优秀。
杨振宁离开了,留给翁帆的只有清华大学那栋房子永久的居住权,没有出售、转卖、转租的权利,人们在哀叹翁帆用20年的青春陪伴一个年迈的老人,最后啥啥没得着,是不是很不值呀!翁帆用脚踏实地的努力,默默无闻的成长,打了猜度者的脸。
看过杨澜采访杨振宁夫妇的一个视频,杨振宁曾经说,翁帆是上帝送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他们俩的结合是天作之合,当时是不理解的。但看到翁帆对金钱的态度,和超凡脱俗的状态,现在才理解了杨振宁所说的话。
翁帆在深圳有一套自己购买的房产,说明她经济独立,无需依靠他人就能生活。而且翁帆与杨振宁一起参与很多公益事业,将他们的存款捐赠给清华大学,总额近200万美元,那是1000多万人民币,很大的一笔钱,如果因为钱,他们可能选择不捐。从这些举动就能看出,他们真的是灵魂相吸引,精神上互相支持,他们的结合与金钱无关。杨振宁离开了,贴在翁帆身上的这些标签才一一被撕掉。
翁帆内心纯净,屏蔽了外在的流言蜚语,他一边陪伴杨振宁,一边安心做学问。用这20年的时间,拿到了两个博士学位,2011年,她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2019年,她又取得西方艺术史博士学位。还在学术领域悄悄深耕,他翻译了20多本学术著作,连续10年组织前沿科学论坛,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还经常帮助杨振宁修改校对他的文稿,还与杨振宁共同发表了《曙光集》《晨曦集》两本书。这一方面与杨振宁对她的大力支持有关,更在于翁帆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女性,这一点直到杨振宁去世,人们才渐渐知道,对翁帆的敬佩更多了一层。
杨振宁离开后,翁帆表示将完成先生未竟项目“清华高等研究院史料整理”,并着手撰写《梁思成与清华建筑系》专著,她还将赴英国剑桥做访问学者。没有了杨振宁的光环,她依然走得踏实稳定,这一切全靠她自己。
翁帆还写过几篇文章,替杨振宁打抱不平,或者说是澄清真相。对于杨振宁早年在美国生活,到了晚年,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生活,舆论说杨振宁很精明。翁帆写文章《杨振宁先生的“精”与“傻”》,讲了杨振宁在美国的一些事情。1971年回新中国探亲后,回到美国,到各个地方演讲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引起的轰动,美国中央情报局好几次找他谈话。她说,杨振宁总是以客观原则说是非对错,个人的利益从来不在他的思考范围内,他更不会明哲保身的景明。她通过具体的事例,为杨振宁澄清。
她维护杨振宁,例子举得真实客观,话说得掷地有声,让人们知道了真相,流言蜚语也销声匿迹,文章写得朴实诚恳。
对于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获得诺贝尔奖以后分道扬镳,成为了互不来往的仇人。那篇获得诺贝尔奖的关于“宇称不守恒”的论文,究竟是谁写的,也各执一词,舆论有各种猜度,翁帆去香港大学查找资料,找到了当年文章的编号,还有杨振宁亲自在上面写的公式,并拍了照片,写成了文章《杨振宁的“雪泥鸿爪”》,为杨振宁证明。
翁帆对杨振宁充满感激,说杨振宁是他的引路人,让她在象牙塔的象牙塔中生活。她在杨振宁给的安稳环境中,提升自己,当外界把她当成笑谈,各种揣测和恶意汹涌而来,她却沉静下来,让自己拔节成长,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翁帆知道自己要什么,她非常有主见,活得很纯粹。
她当年不管年龄,不惧流言,不管得失,与杨振宁走到一起,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20多年后,她用自己扎实的学问,澄澈的目光,优雅的举止,赢得了全网的尊重。
她一直在为自己而活,一直遵从自己的内心,从未改变过,这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翁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