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日2日 星期日 晚上8点23分,倾盆大雨
今天是周末,安安心心在家休息,院长电话打破了平静,“洪水已进入信用社了,即将进入我们医院,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立即从云集赶回单位!”
然而正急急忙忙往回赶的我们又接到了医院同事的电话“栗江受灾,交通中断!石滩受灾,交通中断!走硫市—福明—沙塘方向。”可是天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路窄坡陡弯急,交叉路口颇多,没有路标导航,又从未开过硫市—沙塘路段的我们,此时该怎么办?
心系医院的院长急中生智,用地图导航吧。于是导航开始,一声清脆响亮的普通话“前方路口左转”,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随即而来的却是更大的难题,因为开过一段路之后,导航信号中断了!我们只得沿着当前道路继续行驶,可刚行驶一段路程,信号又恢复了……一声“请掉头”像是在跟我们开一个巨大的玩笑。在路宽3.5米的地方且随时可能山体滑坡的路上掉头,真是难为不是赛车手出身的院长。虽然险情就在眼前,但我们置之度外,勇往直前。
最后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到达时已是晚上10点18分,洪水已渗入医院,覆盖了门诊一楼整个地面,不到一小时,洪水将会大规模冲进来。因此,我们必须迅速集中所有力量,把一楼中西药品和能搬动的医疗设备转移到门诊二楼。于是,院长启动了应急预案,通知全院所有职工马上赶回单位集中,分成小组开展抢险。
说时迟,那时快。不一会儿,所有的职工到岗到位,无一人缺位。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家里受灾严重,但他们义无反顾赶到医院,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弘扬推介。



最后在全院职工同心协力、共同抢险下,一楼的中西药品及大部分设备得到了及时撤离。
随即刘院长把灾情及当前汛情及时向县卫计局作了详细的汇报。局领导第一时间赶赴了现场,洪水一米、两米继续上涨,电力中断,外面漆黑一片。只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锣声和叫喊声,“注意啦,洪水来临,大家别困到屋里了,生命安全第一”,那声音听起来熟悉又真诚。
但洪水还在肆意往上涨,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刘院长率先示范,带领一部分男同事坚守在第一线,直到天亮,就这样度过了第一个不眠之夜。
7月3日 星期一 暴雨
零晨1点,县委杨洪峰书记带领武警官兵抗洪抢险队赶赴了洪灾现场,抢险队把灾区困在楼上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一个一个从楼上背下来,用船送到安置点——学校、政府院内。


早上6点,洪水已冲入了门诊大楼后面球场,信用社的王振海和我们院的刘子日、周明仁三人正愁眉不展,“洪水还在上涨,我们的车必须迅速转移,可是转到什么地方呢?”,此时,正在观察水情的刘院长,果断决择,那铿锵有力的声音“砸墙!打一条应急通道”。
砸墙?可是交通中断了,去哪拿铁锤、铁凿,这墙怎么砸呀?被洪水困在我们院的佐师傅听到了,马上拿来了工具,同事们也纷纷出点子,“从车子里放出汽油发电,再用电钻钻墙会快些”,于是大家捋起袖子忙了起来。

一下子,一条应急通道打通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三部小型乔车连开带推全部被强行越过围墙转移到后上山,大大地减少了财产损失。


有人调侃说,“只看过红杏出墙,却没见过爱车出墙”。不知不觉,已是早上8点多了,肚子也咕噜咕噜闹了起来。“我们今天的早餐怎么办?”一位同事率先打破了尴尬的局面。而此时食堂龙师傅正准备扔掉她昨晚剩下的锅巴。遂听见有人大喊“别扔了,给我们充饥吧!”于是龙师傅就把锅巴连同找来的丝瓜、面煮了一锅。让大伙吃起来了。

“给我留点吧!”大家争先恐后的抢起来这碗原本要被倒掉的锅巴。这时,管后勤的刘主席发话了,“前面的同志省着点吃,让后面的同志有点吃”。刘主席温暖的话语夹杂着这碗锅巴的香气,让洪水不再是猛兽。看到同事们吃的这么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刘院长问龙师傅,“食堂的米和菜还能维持几餐呢”。龙师傅说,“今天生活能勉强维持,明天可能就有点难了”。同事们听说后,纷纷将自家仅有的米、菜无私地奉献了出来。原来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会让人这么感动!
12点半,接到政府防洪抢险告急函,下午3至4点洪峰至,希望大家注意防范。接到防洪抢险告急函,刘院长第一个想到的是安置点的灾民,说“安置点有谁过去了?”,我们默默不语,因为我们己被洪水拆腾得精疲力尽。

刘院长见状,马上亲自带上人马赶扑居民安置点。给他们免费体检,讲解如何防病和治未病小常识,发放防署及预防肠炎感冒的必备药品。

洪水还在继续上涨,洪水马上会进入公卫办一楼,刘院长说“同志们,打起神来吧,继续抢险!”,可是,我们昨晚整整已抢险了一个晚上,现已精疲力尽了,哪还有什么气力搬啊。“现在不搬,等下洪水上来了,我们就来不赢了。”刘院长说。在院长的催促下,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公卫办的电脑、办公桌椅全部转移至二楼。可是在抢险过程中张伟利同志的头被大理石砸伤了,但他始终没有休息过。
洪水越涨越高,我们只有严阵以待,天色渐渐暗下来,洪水中的蚊子也开始肆虐,把我们的脚咬了一个又一个大红包。

眼看天要黑了,可是我们没有蜡烛照明。此时的我们没有交通工具且街上大部分商店被淹,财产毁损严重。有人说,“派人坐冲峰舟出去买蜡烛”可冲锋舟需要接送被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时,我们的刘会计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拿来了平时垂钓用的轮胎,坐在轮胎上在洪水中飘到对岸买来了蜡烛。

有了这个交通工具,我们明天就不会饿肚子,可洪峰还未至。我们就这样艰难地度过了第二个不眠之夜。
7月4日 星期二 大雨转晴
零晨3点,又下了一阵暴雨,我们院的男同胞仍坚守在洪灾第一线,我们院的老王同志,今年己近60岁了,靠在椅子上香香地睡了起来,大雨继续在下,有人调侃“白娘子,许仙真没在我们这儿,求求放过我们吧,我们院男同胞已整整两个晚上未眠了”。
早上6点,有人欢呼“水退了!水退了!”,可洪水还在留恋,只肯缓缓地离去,一寸一寸往下跌。直到上午10点,门诊一楼后面的球场才慢慢露出,在刘院长带领下,我们开始清理污泥,我们院的周明仁同志从他自家拿来了抽水泵,开始排污搞卫生,大家又忙碌起来了。


有人喊“哎,我的手被蜈蚣咬伤了”,原来是张伟利同志在清理污水的过程中被蜈蚣咬伤,老王跟陈树佳放下手中的活前去为他冲洗伤口。
洪水又退了一点,有人在叫,“没水了,没水了”。洪水杂质太多,水泵堵塞了。这一堵把我们的心也给赌了,这省力的工具没了。在领导的感召下,我们步履维艰地继续冲刷球场、墙壁,下午有人开始脚部骚痒,有人怨言,“院内怎么不发雨靴?”,有人回答“要什么雨靴,泡泡足浴吧,几十年难得的足浴呢”,在同事中,患足部感染的人越来越多,有刘院长、周明仁、张伟利、陈树佳、刘子日等五人。可街上大部分商店被淹了,物资严重短缺,从哪里能买到这么多雨靴呢?
我们只能生产自救,必须迅速清理掉污染物,尽早根除传染源,把损失降到最低。晚上11时,前面门诊大楼开始退水,我们今夜还得继续战斗。如果等水退了,我们明天的工作量会更大。所以我们得和时间赛跑。
王利军同志划着轮胎,买来了电线、灯炮,发起了电,临时解决过道照明。我们在清理垃圾过程中,有人喊,“蛇,有蛇”,女同事们吓跑了胆,“谁有电筒瞧瞧,看看我脚边是什么?”“是泡沫、垃圾”,我们一冲一刷一瞧,看看脚边是否有蛇缠脚,就这样惊惊震震,忙到第二天的零晨3点。

也就这样在恐慌中度过第三夜晚
7月5日,星期三 晴天
早上8点,我们继续昨天未完的工作,有人叫“糟了,我们的门开裂了,墙起壳了,瓷砖也掉下来了“惨了,我们的X光机没了,紫外线灯、提升机坏了,空调也不能运行了。”,“烦了,我们的办公桌呢,办公椅呢,怎不见了,……”
上午11点,县卫计局能君局长带领局班子成员、疾控中心领导、社会志愿者赶赴洪灾现场。

带来了消毒工具及消毒药品,挨家挨户进行宣讲灾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并挨家挨户进行防疫消毒,做到不留死角。



晚上,交通恢复了,电力仍在瘫痪中。“我们的药品哪去了呢”,由于被淹药品还柒零八乱地摆放在二楼过道上,洪水还没把药品冲走,今夜会不会被人盗走?
王利军同志自告奋勇,找来我们平常下乡用的体检床,就睡在过道上,晚上他在这值班过夜了。有了他的付出,今天晚上我们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7月6日 星期四 晴
今早8点,有人呼“医生,我儿子被狗咬伤了”,“医生,我头痛”,“医生我儿子,发烧”“……”,看看他们求助的眼神,刘院长心急如焚。院长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设临时中西药房,临时办公点,由于被洪水淹,我们清刷过的办公用具仍是湿漉漉的,地面及药房还在渗水,我们只能这样了,我们有的也忙过了大半个上午。

10点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了洪灾现场,送來84消毒液、漂白粉、漂白精。中午1点,在县疾控中心领导和刘院长的指导下,分3个组对受灾区域进行消毒,并对灾后防病知识进行再次宣讲,今天的太阳火辣辣的,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浓浓的馊臭味,已连续奋战五天四夜的同事们真得好想好想趟下休息一会儿,望着志愿者那美丽的靓影,给与我们一股无尽的力量,振作精神我们又忙到了下午五、六点钟。
7月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县疾控中心谢志涵主任及疾控中心领导再次扑灾区,派来洒水车对街道及居民区地面进行消毒。
衡南县近尾洲镇卫生院供
2017年7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