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无非是解决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我认为对于初三年级优秀学生来说,怎么写可能更需要指导。然而,上周的一篇不限题材的当堂作文质量,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作文要求以刚刚经历的疫/情为素材,可以写你的一点发现,一丝感悟,一些收获,或者一段思考。题目自拟。
不受命题作文题目的限制,立意、选材有非常大的自由空间。这对优秀学生来说,没有难度。
可事实,让我大吃一惊。
绝大部分学生竟然选择了写亲情,这无可厚非,也许磨难之中,亲情最刻骨铭心吧。可是,亲情也写得或者清汤寡水或者矫揉造作,至少打动不了我。
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训练他们写什么比指导他们怎样写更有意义。
既然大部分学生拿到这样的作文要求,可能会选择最常见的、最好写的亲情来写,写带病的父母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这是真实发生的,是切身感受的。但大家都这样写,一定出不了彩。
首先,我们要跳脱这个题材,想一想,除了写父母关爱亲情,我们还可以写什么?
学校见闻可以写。防/控刚刚放开,我们身边有同学、老师感/染/病/毒的时候,有没有可写的素材。严防死守仍心惊胆战地坚持学习的经历令人难忘;戴着厚实的N95口罩眼镜片常常模糊的老师一直守护着我们让人感动;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同学间彼此安慰互相鼓励的场景历历在目;有同学身体不适时,班主任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让人倍感温暖……
这些经历,大家都经历过,读者很容易与你共情共鸣。
社会见闻可以写。当病/毒/传/播开始迅疾,退烧药布/洛/芬成了热点。你是否有过或见过买药、抢药、囤药,没药,送药、让药的场景。如果有一定能引发你很多的思考。
王开东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他感染新冠后,一位素未谋面的学生半夜开车一个多小时给他送仅有的几颗药的经历。
我们学校的朱老师曾在她的朋友圈有感而发一段见闻经历,所在小区有人在群里发布无偿赠送退烧药的信息,她去拿药时,同时遇到一个男孩也来拿药,此刻,放在门口的药仅剩两颗。朱老师与男孩互相谦让,最后决定互加微信,看事态发展,谁更需要就给谁。
小小的退烧药,一时间成了人品和情谊的试金石。这是多好的写作素材啊!
人生感悟可以写。在病痛面前,才会发现健康是多么重要,才会明白曾经伤害健康的种种坏习惯必须改正。在感受亲友离世的痛苦的同时,才会明白珍惜现在,珍惜亲人,珍惜拥有的重要性。
我也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那天早晨,我接到了七十岁妈妈的电话,她说她心脏跳动剧烈,难受得喘不过气。顿时我吓得六神无主,脑海里闪过一条条阳后患心肌炎的新闻。我慌乱无比地开着车,不停地摁喇叭穿过拥挤的街道,我心里一遍遍祈祷并强作镇定,把妈妈送进医院后,挂号排队,看诊排队,我心急如焚,深怕我会失去我最亲的人。
幸好,各项检查下来都没有问题,我顿时泪流满面,劫后余生的幸运与万一不测的后怕,让我百感交集。此刻,我才明白,名利都是浮云,父母健康平安,家人健康平安,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回忆,从多个视角去发现,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即使写亲情,也可以写出与众不同来。
你看到了父母对你的关心照顾,那你能看到你的爷爷奶奶彼此的牵挂与照顾吗?老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情谊是否让我们感动感怀?你能看到妈妈对奶奶,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关心吗?困境中的婆媳感情是否更令人觉得珍贵?你能看到年幼的弟弟或妹妹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瞬间像大人一样,给你端茶递药,在感动的同时是否让你有新的领悟呢?
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亲爱的同学们,生活处处有素材,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及时积累,唯有这样,你的文章才能避免生搬硬套,矫揉造作。写生活的真发现,写自己的真思考,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