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

作者: 黄鸿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23:22 被阅读0次

这本书买来很久了,一直都是偶尔随便翻两页,并没有真正系统的看过,今天晚上突然又在书架上被我引起注意,那索性就看一看吧。

当然一直以来对这本书都抱有一个敬畏心。

第一,通俗易懂的书看起来都无法理解作者的心思和本意,更何况这是一本古文,就算是有注解,但是理解起来肯定很烧脑。

第二,在于这本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影响,以我的学识和能力真不敢随意评论和评价,能浅薄的理解一点已经是福分。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打算抱着一个敬畏心和空杯心去先学习一遍。各位见笑。


第一章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和加以阐释,论证的思想家。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

关于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道是宇宙本原以及万物运行的规律。

一提起道,我不免会在头脑中想象他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凭借主观想象臆造出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的上名。“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

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道,只能与道背道而驰。

既不能用语言又不能用文字来描述,那如何才能认识道呢?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抽象的概念,即“无”和“有”两个名来一窥道的真正面目。

所谓无,是指天地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他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中孕育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要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

他的本原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

所谓常无,就是一种永恒的无,常有就是一种永恒的有,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常无,体悟到天地初生时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常有,观察到万物未生前的徼。

妙,按照汉字的可以拆分为“少”和“女”,少女不但处于妙龄,而且是纯真,纯洁的象征,这里用在道中,可要理解为天地的本始,徼的本义为边界,这里为开端的意思,不论是常无还是常有,都只是对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状态的描述,还停留在概念这一层面,都是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的,都是对大道发展和变化,统称为“玄”,玄意为深奥不可理解,不可测知。“大道无形”,变化多端,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主要还是讲了很多概念,这些概念并没有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就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言语和文字都无法揭示出道的真正意思。

今天学习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道,它们可以作为理解道的桥梁。

最后配个老子的图!敬仰膜拜一下!

你好,朋友,我是黄鸿,来自西安,一个正常人!

相关文章

  • 有和无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是我们了解整个道德经的一把钥匙,它让我们知道道德经是讲什么的。 “道可道...

  • 新中式玄关丨方寸之间,自成天地!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玄关源于中国 最早出自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后来用在室内建筑名称上 意指通过此过道...

  • 道德经- 众妙之门

    学习道德经第一章 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玄之又玄

    今天跟大麦姐聊天,谈到“玄之又玄”,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末“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大麦姐问:什么意思?我...

  • 大师游戏II 075~众妙之门

    今天是大师游戏第75天星期天,今天在图书馆借了《道德经》,知道了什么是众妙之门,什么是众妙之门呢?它指的是: 观察...

  • 道德经章节主题归纳

    nwr176 录自某赠本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 众妙之门第二章 有无相生第三章 无为妙用...

  • 和光同尘:学习《道德经》心得(5)

    文/若冰 《道德经》第一章就讲了“道”的“有”和“无”,并说“有”和“无”支撑起了“道”的“众妙之门”。 接下来的...

  • 风水与数学不是科学,那什么是科学

    玄学与科学 玄学中的玄字,起源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盛行于魏晋时期,本来是解释《周易》,《...

  • 玄妙法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德经》第一章最后一句。第一章是很重要的一章,最后一句,具有画...

  • 重写 《道德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象渊之妙,源归及根,治夷至极,故为归根。念空唯一,其光缚之,为空是谓,是为众妙之门。 译: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ux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