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生笺释
寅恪案:此两首最佳,而遵王无所解释,盖皆是河东君本事,特有意不作一字,殊可恨可笑也。第三首第一句标出命名之由,据第二句之意,书绛云楼匾之人,疑即是河东君,否则牧斋不致作此谀辞。
前引翁瓶庐之言,谓河东君之书奇气满纸,想此楼匾亦复如是也。第三句用《陌上桑》之典,以河东君比罗敷,亦暗寓“美人”之号。第四句不仅自发牢骚,且用河东君“望断浮云西北楼”句之今典。第七句不仅用萧史之古典,亦兼用牧斋“鹤引遥空凤下楼”句之今典。第四首第三句用河东君“春前柳欲窥青眼”句及牧斋“曲中杨柳齐舒眼”句之今 典。皆见前论《东山酬和集》有关诸诗,兹不复赘。
(三)诗意
其三:新建的层楼名为绛云楼,题名用了帝王的规格。3、4句,早晨的阳光从东南照来,西北的浮云与楼平齐。5、6句,花木深邃如练纹镂刻,流莺得以安睡;精雕房梁风吹来稳固,燕子在上休憩。7、8句,在楼上听罢一曲箫声,人间早已是中午时分。
其四:1、2句,如同约定了三年才一笑,(你)病愈后还是新嫁来的模样。3、4句,如同新春柳芽重放,是海天不老的花树。5、6句,联句如做《石鼎诗》,灯下颇有怒气的算计劫子。7、8句,都说弄玉箫史夫妻神仙伴侣,我们与他相比,就差乘凤了。
四,其五、六两首
(一)第五首云:
绛云楼阁榜齐牢①,知有真妃降玉霄。匏爵因缘看墨会②,(自注:紫清真妃示杨君有“匏爵分味,墨会定名”之语。)苕华③名字记灵箫。(自注:真妃名郁嫔,字灵箫。并见《真诰》。)珠林有鸟皆同命④,碧树⑤无花不后凋。携手双台揽人世,(自注:“携手双台”亦《真诰》语。)巫阳⑥云气自昏朝。
第六首云:
燕寝凝香坐翠微⑦,辰楼修曲⑧启神扉。逍遥我欲为天老⑨,恬淡君应似月妃⑩。霞照牙箱双玉检⑪,风吹纶絮五铢衣⑫。夕阳楼外归心处,县鼓⑬西山观落晖。(寅恪案:“观”下牧斋自注一“去”字。盖内典“止观”之义。遵王《注》引《观经》,甚是。)
寅恪案:此两首多用《真诰》典故,牧斋自注及遵王《注》皆已详述。惟第五首第五句“同命”之语,竟成诗谶,可哀也已。
①胡引:齐牢,指旧时婚礼中新郎新娘共同食用肉类肴食的仪式。“牢”在此指代由肉类制成的食物 。清代钮琇《觚賸 河东君》记载,辛巳初夏婚礼中,新人于芙蓉舫内完成齐牢合卺之礼,仪式包含箫鼓奏乐等环节。
②胡引:匏爵,以乾匏做成的盛酒器,古代祭天或帝王郊祭时使用。《宋史 卷一三三 乐志八》:“匏爵斯陈,百味旨酒。”墨会,遍搜不得,或为用笔记载。
③卿注:苕华,《竹书纪年》注:沈约曰:癸命扁伐山民,山民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断其名于首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
④曾注:同命,《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识神各异,同共报命,故日共命。
⑤曾注:碧树,《汉武故事》: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树,珊瑚为枝,碧玉为叶。班盂坚《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李善曰:《淮南子》:昆仑山有碧树在其北。高诱曰:碧,青石也。
⑥卿注:巫阳,宋玉《高唐赋》序曰:高唐之观,云气变化无穷。玉曰:巫山之女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⑦卿注:燕寝,韦应物《苏州》诗:燕寝凝清香。翠微,《尔雅 释山》:山未及上曰翠微。郭璞注;“近上旁陂。 ”邢昺疏:“释曰: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 ”由此,知“翠微”指未及山顶的葱郁景色,望之青翠,气如微也。
⑧曾注:辰楼,《真诰象运》篇:真妃日:天皇双景,远升辰楼。修曲,《尔雅 释宫》:陕而修曲曰楼。郭璞曰:修,长也。
⑨卿注:天老,《黄帝传》:黄帝时有天老、五圣,以佐理化。
⑩卿注:月妃,《松陵集》皮日休《送润卿还华阳》诗:逍遥只恐逢云将,恬淡真应降月妃。
⑪曾注:双玉检,《真诰象运》篇:真妃左右两侍女,一持锦囊,盛书,以白玉检囊口;一捧白箱,以绛带束络之。白箱似象牙箱形。
⑫曾注:纶絮,《后汉书 肃宗纪》: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臣贤日:纶,似絮而细,吹者,言吹嘘可成,亦纱也。五铢衣,李商隐《圣女祠》诗:不寒长著五铢衣。
⑬曾注:县鼓,《观经》: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往,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网友评论